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增生
  • 2篇术后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制剂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溃疡
  • 1篇预防使用抗菌...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制剂
  • 1篇质子泵
  • 1篇质子泵抑制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杜丽芬
  • 3篇宋红萍
  • 2篇胡建武
  • 2篇吕操
  • 1篇卢桥发
  • 1篇顾晔
  • 1篇陈冠容
  • 1篇苏艳伟
  • 1篇金阳
  • 1篇李晶晶
  • 1篇陈镜楼
  • 1篇武欣迎
  • 1篇徐隽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师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酮哌酯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黄酮哌酯对前列腺增生(BPH)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酮哌酯高、低剂量组(80、40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去势和注射丙酸睾酮复制BPH模型,丙酸睾酮注射1 h后每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考察前列腺指数;采用天狼星红和Masson染色检测前列腺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微小RNA21(mi 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胶原沉积增多,前列腺指数、FN表达、MDA含量和VEGF、EGF、mi R-21、TGF-β_1水平均升高(P<0.05),E-cadherin表达、SOD和GPx活力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酮哌酯高、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胶原沉积减少,前列腺指数、FN表达、MDA含量和VEGF、EGF、mi R-21、TGF-β_1水平均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SOD和GPx活力均升高(P<0.05)。结论:黄酮哌酯抗BPH的机制可能与下调mi R-21和TGF-β_1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和血管生成,改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杜丽芬陈镜楼
关键词:黄酮哌酯前列腺增生氧化应激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
玫瑰花总黄酮对乳腺增生大鼠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玫瑰花总黄酮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上皮-间质转换(EMT)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雌激素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增生,观察玫瑰花总黄酮(200和100 mg·kg-1·d-1)给药干预对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乳腺fibronectin、α-SMA、Ecadherin、collagen-I和TGF-β1表达情况,以及微小RNA(miR)-21和miR-29a/b水平的影响。结果:玫瑰花总黄酮给药能显著改善模型动物乳腺增生的趋势,抑制乳腺组织collagen-I沉积和TGF-β1表达,缓解EMT上皮标记物E-cadherin的缺失以及间质标记物fibronectin和α-SMA等的过度表达,降低miR-21并一定程度恢复miR-29a/b的水平。结论:玫瑰花总黄酮对乳腺EMT发生的程度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吕操杜丽芬宋红萍
关键词:玫瑰花乳腺增生
1例骨折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策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介入1例骨折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切入点和监护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查阅大量文献,对患者经验治疗中抗感染治疗的力度、具有争议的糖皮质激素使用与否,以及氨溴索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提供建议,选定主观和客观指标,对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利弊、给药剂量、如何减量,以及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氨溴索使用剂量和疗程等方面与医生达成共识,最终使该患者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收益。结论:临床药师可以摸索对特定病种的治疗和监护,找到介入临床医生和患者中的切入点,在临床上发挥一定作用,并逐渐积累治疗经验。
杜丽芬吕操宋红萍胡建武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替考拉宁氨溴索药物治疗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是否需要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156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和2014年1月—12月466例(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未使用和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与支架植入术相关的感染如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2%,1.3%(P>0.05);血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1.9%(P>0.05),以及与手术无直接相关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无需常规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李晶晶武欣迎徐隽杜丽芬宋红萍陈冠容顾晔
关键词:抗菌药物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某院应用糖皮质激素的AECOPD患者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s)后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诊断为AECOPD、住院期间应用了GCs的患者,统计其GCs和PPIs的使用情况、应激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风险高危因素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了666例GCs治疗患者,其中660例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14例(92.19%)使用剂量为30~40 mg/d,GCs平均使用疗程为(5.70±2.97)d。联合使用PPIs的患者663例(99.55%),PPIs平均使用疗程为(8.60±4.55)d,其中472例(70.76%)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剂量40~160 mg)。663例使用PPIs的患者中,有403例(60.78%)存在1个及以上应激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风险高危因素,其中有12例患者发生了ADR,包括应激性溃疡6例、大便潜血阳性3例、胃部不适2例和消化道大出血1例;3例未联合使用PPIs的患者中,1例存在应激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风险高危因素,均未发生ADR。结论:临床上对于应用了GCs的患者,应进行应激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高危因素风险评估,再考虑是否使用PPIs,避免此类药物的滥用。
胡建武苏艳伟杜丽芬卢桥发金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应激性溃疡胃肠道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