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电缆
  • 3篇预制棒
  • 3篇护套
  • 2篇电缆护套
  • 2篇电缆护套料
  • 2篇电线电缆
  • 2篇悬浮法
  • 2篇悬浮法聚氯乙...
  • 2篇乙烯
  • 2篇塑料光纤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剂
  • 2篇稳定剂
  • 2篇无铅
  • 2篇无铅无镉
  • 2篇氯乙烯
  • 2篇聚氯乙烯
  • 2篇聚氯乙烯电缆
  • 2篇护套料
  • 2篇光纤

机构

  • 9篇特变电工山东...

作者

  • 9篇许启发
  • 4篇张进
  • 3篇耿玉慧
  • 3篇李鑫
  • 3篇刘腾宇
  • 3篇杨洪亮
  • 2篇刘焕新
  • 2篇孙青
  • 2篇范强
  • 2篇陈涛
  • 1篇刘召见
  • 1篇韩竞
  • 1篇陈伟
  • 1篇毛爱民
  • 1篇周勇华
  • 1篇白晓峰
  • 1篇李涛
  • 1篇李涛
  • 1篇李仁友
  • 1篇胡宾

传媒

  • 2篇电线电缆
  • 1篇塑料工业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电工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落差敷设XLPE电缆缆芯滑动受力试验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对高落差敷设的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受力分析,设计了试验方案,对110 kV和220 kV等级的不同截面的电缆进行试验,验证电缆在运行中,缆芯与铝护套之间不存在位移。
刘焕新许启发杨洪亮胡宾李仁友聶力军
关键词:摩擦力
渐变型塑料光纤的制备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渐变型塑料光纤(GI POF)具有芯径大、柔韧性好、易安装、成本低、抗冲击强度高、抗电磁干扰、无电磁辐射、高带宽等特点,成为局域网以及光纤到户的首选材料。GI POF的制备方法有直接挤出法和预制棒拉纤法,本文将对以上两种方法分别加以综述,最终得出制备GI POF的最佳工艺路线。
李鑫刘腾宇许启发耿玉慧毛爱民
关键词:塑料光纤预制棒折射率
电线电缆产品生态设计应用研究
本文通过对两种电线电缆产品生态设计实例研究,对产品生态设计前后风险与收益进行分析对比,产品生态设计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提高,进而改善企业社会效益,为在电线电缆行业推广产品生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也为电线电...
张进范强许启发孙青
关键词:电缆产品产品生态设计电线电缆环境效益
文献传递
界面-凝胶法制备渐变型塑料光纤预制棒配方的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POF损耗、引发剂用量对预制棒气泡的影响、以及对预制棒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掺杂剂对折射率分布的影响等方面,得出制备预制棒的最佳原材料配比是引发科AIBN质量分数为0.15%,链转移剂硫醇摩尔浓度为0.0...
李涛李鑫耿玉慧刘腾宇许启发
关键词:塑料光纤预制棒
文献传递
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
一种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本发明涉及电缆用材料领域,确切地说属于环保型电缆用护套材料。本发明解决了制造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即无铅无镉性与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无铅无镉...
陈涛张进许启发杨洪亮 任嫦娥 王丙喜
文献传递
电线电缆产品生态设计应用研究
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正在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有70%以上来自制造业,它们每年产生大量的无害和有害废物。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迫...
张进范强许启发孙青
关键词:生态设计生命周期电线电缆
文献传递
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
一种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本发明涉及电缆用材料领域,确切地说属于环保型电缆用护套材料。本发明解决了制造环保型无铅无镉70℃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即无铅无镉性与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无铅无镉...
陈涛张进许启发杨洪亮 任嫦娥 王丙喜
文献传递
电缆外护套的挤制型半导电接地层高压交联电缆
一种电缆外护套的挤制型半导电接地层高压交联电缆,它是由导体1、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缓冲层5、金属护套层6、防腐层7、外护套层8和半导电接地层9组成,其中,半导电接地层9是挤制在外护套层8外。本实用新型是...
刘焕新周勇华韩竞刘召见蔺法振许启发白晓峰陈伟
文献传递
界面-凝胶法制备渐变型塑料光纤预制棒配方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研究POF损耗、引发剂用量对预制棒气泡的影响、以及对预制棒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掺杂剂对折射率分布的影响等方面,得出制备预制棒的最佳原材料配比是引发科AIBN质量分数为0.15%,链转移剂硫醇摩尔浓度为0.010 mol/L。
李涛李鑫耿玉慧刘腾宇许启发
关键词:预制棒引发剂链转移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