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试验用山羊血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调查研究试验用山羊的ABO、Rh、MN三个血型系统的血型。ABO血型系统采用微柱凝胶卡氏法鉴定血型,Rh、MN血型系统运用经典试管法鉴定血型;山羊的ABO血型结果显示,既无ABO血型系统的A抗原,也无ABO血型系统的B抗原,类似人类O型血型特征;山羊的Rh血型进行了D、E、e、C、c抗原检测,发现6只E抗原山羊;MN血型检测发现了3只M抗原山羊。表明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试验山羊进行了系统研究,既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的O型山羊,又检测到Rh血型系统的E抗原,还印证了MN血型系统的M血型的存在。
- 王振芳王亚马建青郑丽红王帅张晶梅
- 关键词:ABO血型RH血型MN血型
- 贮存自体浓缩红细胞在围手术期输血研究
- 王振芳尹虎蔡金生袁青柳闫有敏王亚王帅刘洋杨连莲胡佳丽
- 近年来临床用血逐年加大,血液紧张越来越难以缓解,有时出现病人不能及时输血而延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患不和谐因素,甚至可导致重大医患纠纷。面对血液紧张的局面,国内不少医疗单位已开展了储存式自身输血。但传统的贮存式自体输...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血献血
- 实验动物山羊自体输血及交叉配血试验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对实验动物山羊术中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同时探讨实验动物山羊的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为山羊输血治疗,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山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实验山羊术中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术后无输血异常反应,效果良好。实验山羊的血型鉴定正、反定型均为O型,RhD阴性血型,但山羊血清中存在抗人类红细胞的种属抗体。实验动物3只山羊相互交叉配血结果无凝集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实验动物山羊术中出血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紧急情况下也可异体输血。
- 王振芳宋倩王帅王亚马建青吴占勇
- 关键词:术中输血交叉配血
- 稀有血型微量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
- 王振芳赵晖徐爱敬李莉芬张志玲李成田代伟伟闫有敏杨连莲胡佳丽王帅王亚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具有深远的意义。课题研究在稀有血型微量检测方法中,添加低离子和聚乙二醇促凝化学物质,...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原检测新生儿溶血病
- 1例Rh(D)阴性患者输血引发迟发性输血反应原因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Rh(D)阴性患者误输Rh(D)阳性血液的原因,保障安全、有效输血。方法 1例76岁Rh(D)阴性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血型鉴定失误,术中误输Rh(D)阳性悬浮红细胞4 U,引发迟发性输血反应。运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筛检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Rh(D)阴性,术前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结果均为阴性,出错原因为首次鉴定方法不敏感导致假阳性、错报及人员复核马虎。结论通过案例剖析,寻找原因,提高认识,使临床输血真正达到安全、有效。
- 王振芳王帅王亚闫有敏胡佳丽刘洋杨连莲尹虎蔡金生袁青柳
- 关键词:RH血型系统RH(D)阴性安全输血
- 稀有血型微量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人类血型的研究是血液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其本身又是完整、系统的学科。血型的认识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进展。就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33个血型系统,500多个血型抗原。红细胞血型由相应抗体检测所确定。在临床输血治疗中,除了ABO血型系统常见的血型外,还有很多稀有血型,如:E、e、C、c、AxB、Cis A2B3、Du、MN等,这些稀有血型用常规方法检测,有时难以检测到,容易出现误判血型,造成输血事故。
- 王振芳代伟伟王亚王帅刘洋
- 关键词:微量法稀有血型临床输血
- 抗-M抗体检测及临床输血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同时一些稀有血型不断出现。本研究在临床交叉配血前,复查血型时,发现一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似AB型。为了确定患者的真实血型,选用特殊血型检测试剂,并运用多种血型检测方法,进行反复试验,患者血清检出抗-M抗体。最终将该患者血型定为A,CCDee,N型。并从众多A型血液中,筛选出与患者相匹配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
- 王振芳王帅王亚
- 关键词:抗-M抗体临床输血
- 自体浓缩红细胞采集时机初探
- 2019年
- 随着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面对血液紧张局面,国内不少医疗单位开展了贮存式自体输血新技术[1-2]。现各地开展的贮存式自体输血新技术绝大多数为全血,采集自体成份输血位数不多。我院输血科于2014年7月开展了贮存式自体浓缩红细胞新技术。目前国内对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采集时间尚未明确标准,有学者认为在患者术前3~10d开始采集血液[3-4],但这与现行缩短患者术前平均天数不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术前1d与术前3d及以上天数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通过有关血液检测值进行研究对比,以寻求术前自体浓缩红细胞最佳采集时间。
- 武永霞王振芳王亚王帅赵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