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沛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住宅
  • 2篇预制
  • 2篇预制装配
  • 2篇预制装配式
  • 2篇装配式
  • 2篇模式语言
  • 2篇建筑
  • 2篇建筑信息
  • 2篇建筑信息模型
  • 1篇以人为本
  • 1篇预制装配式住...
  • 1篇人为本
  • 1篇生命周期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住区
  • 1篇住宅产业
  • 1篇住宅产业化
  • 1篇住宅项目
  • 1篇装配式住宅
  • 1篇校园

机构

  • 6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刘沛
  • 3篇刘学贤
  • 2篇王心如
  • 1篇周密
  • 1篇刘海

传媒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江西建材
  • 1篇城市建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作为产业化落地的主要形式,在满足我国居民对住宅品质目益增高的要求同时,还能实现住宅建造的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预制装配式住宅将是住宅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BIM技术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杰出体现,将其应用在住宅建筑领域中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师的关注重点。本文对BIM技术与装配式住宅做出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策略,并且归纳出了两者相结合应用的具体优势。
刘沛刘学贤刘海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预制装配式住宅
基于BIM思维的住宅产业化应用研究——以青岛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筑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始终没有太大改观,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住宅建筑业的发展。近些年,国家开始力推产业化的住宅...
刘沛
关键词:建筑业住宅产业化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
基于建筑模式语言对绿色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2016年
建设或升级绿色校园的过程并非只有工程技术问题,总体规划、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专业设计等均面临众多复杂的问题,其难度可能会超过建筑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于是前期分析问题的方法更加重要。本文以“建筑模式语言”的分析方法寻找和解读影响校园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探讨校园在“绿色化”推动过程中如何给予建筑师和校园使用者足够的空间发展对其绿色校园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刘沛王心如卢存杰
关键词:绿色校园模式语言
多种标准制约下的住宅侧窗采光研究
2017年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设计实践中,对住宅外立面开窗尺度的把握是设计人员依据自己的经验或通常做法确定,并未经过准确的采光、节能计算,使国内部分住宅项目竣工使用后其采光与节能收益并未完全达到理想预期。文章通过确定住宅建筑所在光气候区类别,结合现行设计规范、采光标准及节能标准的相关规定,设定一些基本条件,借助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深入计算分析,编制出较适用的速查表格。相较传统经验做法,在住宅设计方案阶段设计人员在已经定户型的层高、开间及面积等数据的基础上直接通过查阅表格来确定侧窗尺寸,从而简化了采光设计,使设计人员劳动效率显著提高,且使住宅获得了更好的采光与节能效果,提升了住宅品质。
刘沛刘学贤卢存杰
关键词:住宅节能
浅谈项目BIM与专项BIM的区别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BIM技术实施的频繁推动,应用BIM的热潮正在建筑行业兴起,从最初小部分开发建设行业的主动运用到设计行业、施工企业、管理行业以及相关高校等都开始逐步关注这一领域,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对于BIM技术较为偏颇的认识。该文从BIM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讨论目前对BIM技术的部分认识误区,项目BIM的实施流程与策略以及专项BIM的实施与项目BIM的关联关系,帮助这一技术领域的工程应用人员理清概念,开拓思路,使其认识到BIM的真正价值应体现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软件只是作为BIM技术的应用工具,未来建筑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是BIM技术思维。同时,结合目前从业人员的思维与工作习惯将BIM技术应用大致划分了被动适应、主动转型以及全面应用三个基本阶段。
刘沛刘学贤李泳辰
关键词:BIM
浅谈居住区模式语言
2017年
就居住建筑来说,它的模式语言更多的是贴近居民的生活,也就是更注重市民视角,以人为本。按照《模式语言》的序列,首先介绍的是居住区的规划,其次是户型的设计,最后是外观介绍。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如何转换设计师的视角去更多的注重居民的视角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注重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户型的流线,建筑外观符合风土人情等等,便是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模式语言》作为一种理论是出类拔萃的,这些源于生活来自实践的模式,确实能给建筑师以极大的启发。但由于亚氏拒绝所有现行的规范条例,不涉及经济效益,因而他的理论不免带有"乌托邦"色彩,在中国社会上很难行得通。
王心如刘沛周密
关键词:居住区以人为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