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血
  • 2篇门静脉血栓
  • 2篇门静脉血栓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合并
  • 1篇聚体
  • 1篇菌病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对策
  • 1篇二聚体
  • 1篇发病

机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林国帅
  • 1篇徐琴
  • 1篇葛白娟
  • 1篇张跃新
  • 1篇宋江美
  • 1篇欧宁

传媒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
林国帅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发病机制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为对照(无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VT组与无PVT组患者相比,年龄、性别、民族、病因、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肌酐、总胆红素、脾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D-二聚体[(1.87±1.45)mg/ml与(0.55±0.58)mg/m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8.57±19.46)μg/m1与(5.45±6.00)μg/m1]、血红蛋白[(99.32±26.73)g/L与(112.64±25.03)g/L]、白蛋白[(28.51±5.19)g/L与(33.07±7.94)g/L]、门静脉内径[(12.53±2.70)mm与(11.17±1.79)mm]、脾脏厚度[(5.12±0.95)cm与(4.56±0.83)cm]、脾脏长度[(15.35土3.21)cm与(13.86±2.82)cm]、Child-Pugh评分[(7.66±2.06)分与(6.93土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腹泻、肠梗阻、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而腹痛(18例与7例)、发热(17例与4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与9例)、自发性腹膜炎(24例与12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D-二聚体(017.=4.290,P〈0.01)、门静脉内径(OR=1.294,P〈0.05)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程度重、D-二聚体和FDP水平高、门静脉内径宽的肝硬化患
林国帅徐琴赵淑一张跃新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
新疆地区布鲁菌病92例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
2015年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波浪热、多汗、骨关节炎、神经痛、肝脾肿大、睾丸肿痛为特征,亦可引起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易转成慢性感染,抗菌药物需长疗程联合治疗[1-2]。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交易频繁,是导致本病流行的因素之一。
宋江美林国帅欧宁葛白娟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