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增强CT引导下肺中央型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增强CT引导下对肺中央型病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增强CT引导下90例肺中央型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分析该90例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与肿块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与随机抽取同期90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央型病变穿刺活检阳性率随肿块直径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随肿块直径增加而减少,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全部中央型的活检阳性率(80%)与周围型(8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中央型组(43%)明显高于周围型组(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央型组及所抽取周围型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严格评估穿刺可行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对肺中央型病变,在增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可行的、安全的;活检阳性率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关风险在可控范围。
- 张利锋张艳华张淑妙李洁周卫张效东
- 关键词:穿刺活检CT引导
- 255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靶病灶特点选用不同的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对肺占位病变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涿州市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间255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前后不同阶段的穿刺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前取材成功率为79.4%(81/102),并发症发生率为25.4%(26/102),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后取材成功率为88.8%(136/153),较改进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2.2%(34/153),较改进前的25.4%稍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靶病灶各自特点选用适合的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穿刺取材成功率,不增加发症发生率。
- 张利锋沙泉韩晶张淑妙解少伟
- 关键词:CT引导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气胸
- 肿瘤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 2022年
- 分析肿瘤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300例肿瘤疾病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化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临床治疗期间患者的各项资料、置管插入情况等方面对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展开重点分析,按照医学治疗的相关标准以单因素或多因素的评估方法对触发危险因素的概率进行总结。结果:在我院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治疗期间共有30例患者出现上肢静脉血栓情况,从肿瘤患者总人数占比来看其占比为10%,上臂植入输液港后患者发生上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以及确诊时间在54.5~55.7d之间。我院医师根据单因素分析相关标准得出,患者注入输液港后产生危险的主要因素在于感染和导管等方面,从多因素分析角度将感染患者比例和导管出现异位情况比例相比较,两种危险因素在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中具有独立预测的功能,由此将比例占比情况按照医学分析标准将其视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上臂植入输液港治疗期间发生血栓的主要产生原因与感染、导管发生异位等具有相连性,同时也是引发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的主要独立因素。
- 张利锋
- 关键词:上臂肿瘤患者上肢静脉血栓
- 肿瘤患者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 2021年
- 在肿瘤患者IVAP治疗中,探究诱发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9`2021年间72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收IVAP治疗,总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在72位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25(34.72%)位,发生药液外渗的患者7(28.00%)位,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有6(24.00%)位,发生导管堵塞的患者有8(32.00%)位,其他原因患者有4(16.00%)位。对影响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与肿瘤类型、输液器、药物沉积、消毒工作以及输液等方面有关。结论:在肿瘤患者IVAP治疗中,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患者的肿瘤类型、消毒管理工作以及输液操作有关,因此在肿瘤患者治疗中,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张利锋
- 关键词:肿瘤患者高危因素分析
- 个体化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肺内占位病变活检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依据不同患者及各自靶病灶的特点,个体化选用两种穿刺枪械及引导方式之组合对肺占位病变取材成功率、病理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255例肺内及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活检个体化前后不同阶段的取材成功率、病理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个体化前共活检102例,取材成功82例(80.4%),数据显示对当时符合个体化条件组取材成功率仅为68.8%。穿刺活检个体化后共活检153例,取材成功137例(89.5%),数据显示153例中的个体化组68例有63例成功获取组织,取材成功率达92.6%有明显提高,较个体化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方面穿刺活检个体化前后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及各自靶病灶特点个体化选用适合的穿刺枪械及引导方式之组合能进一步提高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张利锋张淑妙韩晶张占强庞志璐屈志刚
- 关键词:肺占位病变个体化CT引导穿刺成功率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纤维支气管镜阴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肺中央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阴性后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并发症、病理等。根据病灶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2.5~4.5 cm组、4.6~6.5 cm组、>6.5 cm或肿块已波及段以下支气管组。结果51例患者病灶直径2.5~10.8 cm,平均4.9 cm,共穿刺86次,43例(84.3%)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小细胞癌14例,肺鳞癌11例,腺癌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鳞癌4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大细胞癌1例。24例(47.1%)发生并发症,其中少量气胸10例,术中、术后咳血及痰中带血6例,中至大量气胸5例(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针道渗血2例,胸腔内出血合并胸壁血肿1例,无死亡病例。2.5~4.5 cm组22例、4.6~6.5 cm组17例、>6.5 cm或肿块已波及段以下支气管组12例,三组明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18/22)、14/17、11/12,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6%(14/22)、7/17、2/12,P<0.05]。结论对肺中央型病变常规首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由于病变的多样性,难免出现假阴性情况,对这些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可行、安全的,活检阳性率较高,相关风险较低。
- 张利锋沙泉张淑妙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