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廊坊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 不良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正常分娩的161例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减组(Ⅰ组)42例、妊娠期糖尿病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组(Ⅱ组)73例,妊娠期无糖尿病有甲减组(Ⅲ组)46例。对其进行OGTT试验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对3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进行比较,Ⅰ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是19.0%,远高于Ⅱ组的5.5%和Ⅲ组的9.3%;Ⅰ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是14.3%、产后出血发生率是4.8%、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是4.8%,都高于Ⅱ、Ⅲ组的发生率,且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盘早剥、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增加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在临床上改善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问题有助于减少妊娠期妇女不良的妊娠结局。 霍志平 李红霞 杜巍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 新生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功正常情况下甲状腺自身抗体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12月该院收治的孕满37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甲状腺功能正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健康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常规甲状腺激素指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0.87、0.42,P均>0.05)。观察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阳性率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2.1、9.7,P均<0.05)。结论采用常规甲状腺激素指标并不能灵敏地发现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异常趋势,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预测效果。 孙文艳 霍志平 李红霞 杜巍 安国静 郝媛媛 徐曼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自身抗体 妊娠前体质指数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 e l l i t u s,G D M)发病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 D M)发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孕产期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且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262名,对其采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按照WTO标准,对262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女在孕24~28周常规进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并完整记录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前体质指数及胎次等临床资料。根据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将孕妇分为BMI分为4组,BMI〈18.5 kg/m2者为偏瘦组,BMI18.5~23.0 kg/m2者为正常体质量组,BMI 23.1~25.0 kg/m2者为超重组,BMI〉25.0 kg/m2为肥胖组,采用SPSS l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两样本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前体质指数(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结果:4组OGTT结果显示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高于正常和偏瘦体质量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G D M的因素依次为:胎次、体质指数、年龄、文化程度,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2.3 7 2、1.075、0.516、-0.209显示体质指数和胎次是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前超重及肥胖妇女妊娠胎次越多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霍志平 李红霞 杜巍关键词:胎次 妊娠糖尿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DNF、CA125水平检测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作为EMs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以及不同r-AFS病理分期患者的BDNF表达情况及血清CA125水平,分析卵巢EMs发病、r-AFS病理分期与BDNF表达、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计算BDNF、CA125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EMs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EMs组患者的BDNF表达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r-AFS病理分期患者的BDNF表达及血清CA125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 <0.05),BDNF表达、血清CA125水平随着r-AFS病理分期的增高而明显升高。BDNF表达及血清CA125水平与卵巢EMs发病、r-AFS病理分期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 <0.05)。BDNF、CA125联合检测诊断卵巢EM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8.72%、100.00%和99.22%,明显高于BDNF、CA125单项检测(r> 0.7,P <0.05)。结论 BDNF表达及血清CA125水平的异常升高与卵巢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DNF、CA125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EMs的分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李红霞 孟宪宁 霍志平 吴亚男 王宏利 郝媛媛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糖类抗原125 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一2017年11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经手术等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10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7.038、11.945、17.838,P均<0.01);观察组患者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2.364、15.621、15.556,均<0.01)。观察组中,Ⅲ~Ⅳ期患者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t=9.349、10.395、16.535,P均<0.01);Ⅲ~Ⅳ期患者腹腔液中VEGF、MMP-2、IMMP-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t=9.772、13.853、13.347,P均<0.01)。血清中VEGF、MMP-2、MMP-9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呈正相关性(r=0.975、0.768、0.761,P均<0.05);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亦呈正相关性(r=0.911、0.772、0.767 P均<0.05)。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MMP-2、MMP-9水平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价值。 孟宪宁 李红霞 吴亚男 霍志平 郝媛媛 王宏利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同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及BDNF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美国生育学会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检测及其诊断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R-AFS将其分为Ⅰ期21例,Ⅱ期36例,Ⅲ期24例,Ⅳ期11例。检测患者CA125水平以及BDNF水平,分析其联合诊断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不同AFS分期患者显示,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血清CA125及BDNF水平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CA125及BDNF检测显示,Ⅰ期患者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为38. 1%、52. 4%,Ⅱ期患者患者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为44. 4%、41. 7%,Ⅲ期患者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为70. 8%、79. 2%,Ⅳ期患者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为81. 8%、81. 8%,Ⅲ~Ⅳ期患者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CA125及BDNF联合检测显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 0%、72. 2%、100. 0%和100. 0%,Ⅲ~Ⅳ期患者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及BDNF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吴亚男 李红霞 霍志平 孟宪宁 王宏利 郝媛媛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癌抗原12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长效糖皮质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腹腔镜术腔冲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效糖皮质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腹腔镜术腔冲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冲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腹腔镜电凝烧灼术,术中以0.9%生理盐水1000 mL反复冲洗盆腔;研究组35例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术中冲洗以0.9%生理盐水500 m L+20 mg地塞米松及0.9%生理盐水+曲普瑞林3.75 mg,先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灌洗液冲洗,再以曲普瑞林稀释液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间痛经、盆腔痛及性交痛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受孕、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3 d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前(P <0.05);研究组术后1 d 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自然受孕率为65.71%,高于对照组的38.24%(P <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9.41%(P <0.05),两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效糖皮质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腹腔镜术腔冲洗在治疗EMS中,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疼痛度,提高1年自然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 孟宪宁 李红霞 霍志平 吴亚男 王宏利 郝媛媛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腹腔镜 术腔冲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妊娠前体重指数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究妊娠前体重指数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的15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按照患者妊娠前的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52例)、肥胖前期组(47例)以及肥胖组(51例),再按照胎次数将患者分为单胎组(70例)和多胎组(80例)。分别检测记录各组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统计比较各组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的发病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前期组和肥胖组患者血清FT_3、FT_4的水平较体重正常组明显降低,而TSH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肥胖前期组以及肥胖组患者的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率分别为1.9%、3.5%和10.0%,肥胖前期组和肥胖组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组和多胎组患者的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率分别为1.5%和12.0%,多胎组与单胎组比较,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次和BMI都是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854、0.698)。结论 妊娠前BMI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合并甲减发病的影响重大,有很高的评估价值。 霍志平 李红霞 杜巍关键词:妊娠前 胎次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癌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及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EMs患者82例(内异症组)和卵巢癌患者96例(卵巢癌组),以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BDNF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间的差异。比较按照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不同分期的EMs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内异症组与卵巢癌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又明显高于内异症组;术后内异症组与卵巢癌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卵巢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与内异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FS分期的内异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Ⅰ~Ⅱ期患者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无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型肿瘤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黏液型肿瘤、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但黏液型肿瘤、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在卵巢癌与EMs患者的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但卵巢癌患者的表达更高。血清BDNF水平在不同AFS分期的EMs患者间存在差异,也与卵巢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血清BNDF蛋白在卵巢癌与EMs的鉴别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吴亚男 李红霞 孟宪宁 王宏利 魏玲 霍志平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核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83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受累、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探讨术前核磁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以期为今... 霍志平关键词:术前分期 病理类型 核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