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血管内皮
  • 7篇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 5篇细胞
  • 5篇内皮细胞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凝血
  • 3篇凝血障碍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管内皮损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致炎
  • 1篇凝血因子
  • 1篇皮损伤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机构

  • 8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王一
  • 7篇何卫东
  • 7篇文丹
  • 6篇翁淑琴
  • 6篇陈腾飞
  • 5篇高芳琳
  • 3篇邵丹
  • 2篇王华新
  • 2篇吴晖
  • 1篇黄双燕
  • 1篇陈美珠
  • 1篇黄双艳

传媒

  • 4篇蛇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根据前期实验复制竹叶青蛇伤的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个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 L/kg生理盐水,6 h后灌胃10 m 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 L/kg竹叶青蛇毒液,6 h后分别灌胃10 m L/kg生理盐水和10 m L/kg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于末次灌胃后24 h经耳缘静脉采血,分离出血清。在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 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 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及细胞。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NO含量。结果:MX的ET-1和v WF水平相对KB均出现了显著的升高(P<0.01,P<0.05),NO水平显著降低(P<0.01);DY、ZY和GY的ET-1及v WF水平相对MX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NO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ZY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蛇伤胶囊可通过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途径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
文丹何卫东陈腾飞王一翁淑琴邵丹黄双艳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
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致炎相关趋化因子及黏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毒导致血管内皮炎症损伤相关趋化因子及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0只,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蛇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mL/kg竹叶青蛇毒液的方法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6h,蛇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蛇伤胶囊溶液174、348、522mg·kg^-1·d^-1(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7.4、34.8和52.2g/L的药液,灌胃量均为10mL·kg^-1·d^-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于末次灌胃后24h经耳缘静脉采血,离心取血清备用。同时取兔腹主动脉全段,保存于液氮中备用。②细胞实验:以改进的Eagle培养液(MEM)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4h,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蛇伤胶囊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孔。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mg/L竹叶青蛇毒液复制竹叶青蛇毒中毒细胞模型。培养6h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10%正常兔血清,药物组给予5%、10%和15%含药血清。培养72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兔腹主动脉及HUVEC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兔血清E-选择素(CD62E)含量。结果模型组腹主动脉和细胞IL-8、MCP-1、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水平及CD62E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以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L-8、MCP-1、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为1,动物模型组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2^-ΔΔCt)分别为3.96±0.39、3.07±0.27、3.
何卫东文丹陈腾飞吴晖王华新邵丹翁淑琴高芳琳王一
关键词: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
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的 研究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①动物实验:选择5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根据计算机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的方法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模型;对照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6h,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给予蛇伤胶囊,剂量分别为174、348和522 mg· kg-1·d^-1,使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7.4、34.8和52.2 g/L的药液,灌胃量则均为10 mL· 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1周.于末次灌胃后24 h经耳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和单核细胞(MO)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②细胞实验:用MEM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24 h后更换培养液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个样本.采用细胞中加入5 mg/L竹叶青蛇毒液的方法复制竹叶青蛇毒细胞模型.培养6h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正常兔血清培养液,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分别加5%、10%和15%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用ELISA试验检测HUVEC培养液中IL-1、IL-2、IL-6、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WBC、MO、IL-1、IL-2、IL-6、TNF-α和HUVEC培养液中IL-1、IL-2、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以中剂量蛇伤胶囊组降低更显著[血清:WBC(×10^9/L)为9.03±2.16比12.11±4.38,MO(×10^9/L)为0.44±0.18比0.63±0.16,IL-1 (ng/L)为92.46±9.46比110.80±29.78,IL-2(ng/L)为92.11±17.55比112.0±18.83,IL-6 (ng/L)为481.73±147.12比667.26±226.41,TNF-α(ng/L)为7.12±2.96比9.41±1.76;HUVEC培养液:IL-1 �
何卫东文丹吴晖王华新翁淑琴邵丹高芳琳陈腾飞王一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TM/PC系统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分别以696mg·kg-1·d-1蛇伤胶囊药液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5天,末次灌胃2h后心脏采血,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噻唑蓝法对竹叶青蛇毒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蛇毒干预浓度为5μg/ml。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DY组、ZY组、GY组)5组,每组10个样本。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GY组在MX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M、T-TM、APC、EPCR、PS水平。结果 MX组的TM、T-TM、APC、EPCR、PS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T-TM、EPCR和PS的P值<0.01);DY组、ZY组、GY组的TM、T-TM、APC、EPCR、PS水平相对MX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ZY组降低效果显著(均P<0.05,其中T-TM和EPCR的P值<0.01)。结论竹叶青蛇毒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机体出血风险;蛇伤胶囊可通过作用血管内皮细胞TM/PC系统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是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部分机制。
何卫东文丹陈腾飞翁淑琴高芳琳王一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凝血障碍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各10只,分别以696mg·kg-1·d-1蛇伤胶囊药液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5天,末次灌胃2h后心脏采血,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噻唑蓝法对竹叶青蛇毒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蛇毒干预浓度为5μg/ml。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DY组、ZY组、GY组),每组10个样本。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Va、FⅧa、FIXa、FXa水平。结果 MX组的FVa、FⅧa、FIXa、FXa水平相对KB组显著下降(均P<0.05,其中FVa和FXa的P值<0.01);DY组、ZY组、GY组的FVa、FⅧa、FIXa、FXa水平相对MX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ZY组升高效果显著(均P<0.05,其中FVa和FXa的P值<0.01)。结论竹叶青蛇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水平下降,蛇伤胶囊可以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水平,对竹叶青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显著治疗作用。
何卫东文丹陈腾飞翁淑琴高芳琳王一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凝血障碍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t-PA、PAI-1和AT-Ⅲ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根据前期实验复制竹叶青蛇伤的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共5组,每组10个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ml/kg生理盐水,6h后灌胃10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ml/kg竹叶青蛇毒液,6h后分别灌胃10ml/kg生理盐水和10ml/kg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于末次灌胃后24h经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在细胞实验中,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结果 MX组的AT-Ⅲ和t-PA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P<0.01),PAI-1水平较KB组显著降低(细胞实验中,P<0.05;动物实验中,P<0.01);DY、ZY和GY组的AT-Ⅲ及t-PA水平相对MX组均明显降低(动物实验:ZY组t-PA和DY组AT-Ⅲ,均P<0.05;细胞实验:ZY组AT-Ⅲ,P<0.05;其余均P<0.01),DY、ZY和GY组的PAI-1水平较MX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蛇伤胶囊具有促凝和抗纤溶、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的作用,是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部分机制。
陈腾飞文丹何卫东翁淑琴高芳琳黄双燕王一
关键词:凝血障碍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IL-8、VCAM-1、MIP-1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IL-8、VCAM-1、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实验方法制备蛇伤胶囊兔含药血清及复制竹叶青蛇伤细胞模型,设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和低、中、高浓度蛇伤胶囊药液治疗组(DY组、ZY组、GY组)5组,每组10个样本。在细胞实验中,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和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IL-8、VCAM-1、MIP-1α含量。结果MX组的IL-8、VCAM-1及MIP-1α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蛇伤胶囊药液治疗组IL-8、VCAM-1及MIP-1α水平相对MX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ZY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蛇伤胶囊可通过降低IL-8、VCAM-1及MIP-1α表达治疗竹叶青蛇伤所致血管内皮炎症反应。
王一何卫东文丹陈美珠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AMPK、NF-κB、ICAM-1和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以及蛇伤胶囊对其的影响,以期基于AMPK/NF-...
王一
关键词: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