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一维最大概率法反演夜光云散射系数廓线的研究
- 2017年
- 介绍了最大概率法的数学原理及迭代方程的使用过程,以卫星遥感观测的夜光云数据为例,阐述了最大概率法在实例中的使用方法,并反演得到了夜光云体散射比廓线及散射系数廓线。与传统洋葱剥皮法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大概率法的结果几乎没有失真现象,但洋葱剥皮法得到的散射比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方法假设夜光云体散射强度值在大气层结中为均匀分布,而最大概率法则假设体散射强度值在层结中可以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呈现不均匀的分布,后者的假设更符合夜光云这类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大幅值空间分布变化的自然现象。
- 郜海阳卜令兵王震朱红
- 关键词:大气光学夜光云散射系数
- 夜光云内小尺度重力波对冰晶粒径谱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利用AIM卫星搭载的CIPS云图反照率和冰晶粒径数据,从中提取了2007/08南半球和2008年北半球共6489个小尺度重力波活动(波长5~150km范围)个例,对重力波区域与背景云层冰晶粒径谱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研究重力波对冰晶平均半径和谱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北半球重力波区域冰晶的平均半径和谱宽分别比背景云层小2.5nm和6.1nm,南半球则分别减小1.1nm和7.9nm.在随纬度的分布上,小于80°时,南北半球的平均半径扰动值均为负值,绝对值随纬度增大而减小,而大于80°时,负扰动转变为正扰动,且绝对值增加;谱宽扰动的绝对值也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但均为负值.在季节内随时间的分布上,南北半球重力波对冰晶平均半径和谱宽的扰动在始末阶段以负值为主,且绝对值较大,而在中期阶段正负值相当,且绝对值较小.这一特征与重力波引起冰晶粒径变化的振幅在纬度和时间上的分布趋势一致.重力波的波长均随纬度升高而减小,在季节的始末阶段较大,中期小,且南半球的平均波长和变化幅度都要明显大于北半球的,粒径扰动振幅随波长的变化率为南半球0.207nm·km-1,北半球的0.163nm·km-1.根据分析推断,重力波自身的扰动振幅应与其影响区域内的谱参数相对于背景云层的变化量有直接关系,且振幅越大,平均半径和谱宽的负扰动就越大.
- 卜令兵张祖熠郜海阳霍朝阳王震朱红
- 关键词:中高层大气夜光云重力波CIPS
- 中高层大气物理学引入传统大气科学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 2017年
- 本文分析了中高层大气物理学在整个大气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建议不能再孤立地将传统的大气科学学科局限于低层大气,而是要将中高层大气融入其中,丰富学科体系。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大气科学本科教学的高年级阶段(大三或大四)独立开设中高层大气物理学课程。在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构架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体系,完善知识构架,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后续深造及就业途径,同时能够促进大气科学本科教学的多样性发展。
- 郜海阳朱红
- 关键词:本科教学大气科学中高层大气
- 小尺度重力波引起夜光云反照率变化的统计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AIM卫星搭载的CIPS云成像探测器获得的云图数据,提取2008-2009年南北半球共6664个小尺度重力波(波长10~150 km)个例,通过重力波区域与背景云层反照率变化值的对比分析,研究重力波引起云层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值以正值为主,最大平均值4.48×10^(-6)sr^(-1)出现在南半球降交轨道.反照率变化值与IWC变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呈现出很强的纬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几乎均为正值.反照率变化值在中期阶段(冬/夏至日之后的50天)的高纬地区(>70°)更大,但在中期以外始末阶段的低纬地区(<70°)逐渐变小,甚至开始出现负值.随着背景云层的增强,反照率平均值呈线性增大,小尺度重力波能够引起背景云层反照率约14.6%~28.8%的变化量.当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周期性变化的振幅逐渐增大时,反照率变化值也线性增大,变化率约为0.909%~1.194%.南半球的变化率整体比北半球稍小。
- 郜海阳张祖熠卜令兵霍朝阳王震朱红
- 关键词:中高层大气夜光云重力波反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