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杨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预后预测
  • 3篇评分
  • 2篇预后评分
  • 2篇慢性
  • 2篇后评
  • 2篇化疗
  • 2篇格拉斯哥预后...
  • 2篇癌患者
  • 1篇导管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血便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风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7篇宜宾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宜宾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华杨
  • 3篇胡秋菊
  • 3篇梁俐
  • 2篇毛海鹰
  • 2篇廖礼艳
  • 1篇蒋欣廷
  • 1篇谢芳
  • 1篇李玉波
  • 1篇张睿
  • 1篇韩志超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2017年我院的宫颈癌患者143例,收集完整病历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1%和66.43%。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mGPS、SII、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和C反应蛋白(CRP)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67、0.875、0.885、0.835和0.69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分、34.65 g/L、1.38×10^(9)/L、5.55×10^(9)/L、7.25 mg/L和475×10^(9)/L。Cox回归分析显示:mGPS、SII和FIGO分期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2.484(GPS=1)、7.096(mGPS=2)、0.121、9.507(FIGO为Ⅲ期)和23.715(FIGO为Ⅳ期)(P<0.05)。结论:mGPS、SII和FIGO分期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李玉波梁俐吴小娟田倩华杨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KAPLAN-MEIER法
雷替曲塞与氟尿嘧啶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与氟尿嘧啶分别联合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行TACE治疗的108例Ⅱb~Ⅲa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行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行TACE治疗。术后3 d、7 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4~6周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I。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9]评估治疗效果。2组患者于术后4~6周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CR 4例、PR 26例、SD 16例、PD 10例,ORR 54%,DCR 82%;对照组CR 2例、PR 21例、SD 16例、PD 13例,ORR 46%,DCR 75%;2组O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mPFS)分别为191 d和137 d,相差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较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行TACE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胡钧文杨清梅华杨李永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氟尿嘧啶雷替曲塞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从2006年1月至2014年9月。纳入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相比较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判员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8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6月以上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低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RR=0.75,95%CI(0.60,0.95),P<0.05];在治疗2~3 m和6 m以上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患者HBV DNA转阴率也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RR=1.47,95%CI(1.29,1.68),P<0.05;RR=1.48,95%CI(1.30,1.67),P<0.05],病毒学突破率也显著低于拉米夫定治疗组[RR=0.07,95%CI(0.01,0.54),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远期病死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均显著低于拉米夫定,适合于长期抗病毒治疗。
毛海鹰廖礼艳胡秋菊华杨韩志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恩替卡韦META分析
4种预后预测评分系统在脊柱转移瘤预后预测中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2023年
目的探讨Tomita评分、修订Tokuhashi评分、Rades评分和Oswestry脊柱风险指数(OSRI)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宜宾市2所综合性医院收治的127例脊柱转移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χ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Kappa值评估预测生存时间和实际生存时间的一致性,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评分系统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生存时间为10(6,14)个月,随访期内病死率为76.38%,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3%、27.6%。Tomita评分、修订Tokuhashi评分、Rades评分和OSRI预测患者生存时间的AUC分别为0.968、0.957、0.930和0.79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10.5、36.5和2.5。Cox回归分析显示,Tomita评分、修订Tokuhashi评分、Rades评分和是否有内脏转移这4个因素是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修订Tokuhashi评分≤8分和9~11分的风险比(HR)分别为9.328和6.417,Tomita评分2~3分、4~5分和6~7分的HR分别为0.183、0.197和0.398,Rades评分≤30分和31~35分的HR分别为2.898和2.166,内脏转移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HR分别为1.517和4.116。修订Tokuhashi评分预测6、12个月生存率的Kappa值>0.40,而Tomita评分、Rades评分和OSRI预测的Kappa值均<0.40。修订Tokuhashi评分预测患者6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最高(AUC=0.863),Tomita评分准确性一般(AUC=0.717),Rades评分和OSRI准确性较差(AUC<0.70)。结论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差,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修订Tokuhashi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相对较高。
谢芳蒋欣廷张睿华杨梁俐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预后
放疗前Glasgow预后评分及相关指标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放疗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及相关指标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化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宜宾市中医医院和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放化疗的NPC患者183例,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7个月,随访期内死亡42例(23.0%),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和61.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LYM)、体重指数(BMI)和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对预测患者生存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截断值(optimal cut-off)分别为34.85 g/L、1.65×10^(9)/L、22.25 kg/m^(2)和8.0 mg/L。单因素分析:肿瘤分期、T分级、N分级、ALB、LYM、BMI、CRP、NRS 2002评分及GPS等9个指标与患者总生存率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GPS(1分、2分)和肿瘤分期(Ⅱ期、Ⅲ期)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HR及95%CI分别为2.473(1.111~5.500:1分)、5.536(1.839~16.652:2分)、1.907(1.218~2.989:Ⅱ期)和4.392(1.844~10.468:Ⅲ期)(P<0.05)。结论放疗前营养、炎症和免疫状况与NPC患者临床预后有关,GPS和肿瘤分期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华杨罗蓓蓓朱姝贺丹胡钧文吴小林
关键词:鼻咽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放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感染性腹泻1例被引量:1
2015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腹泻、腹痛伴发热1d"于2015年3月3日入院。1d前患者进食"汤圆"后开始出现腹泻,为淡黄色稀水样便,共约20余次,无粘液脓血便,有急后重,伴腹痛、以剑突下为主、为阵发性隐痛。
毛海鹰胡秋菊华杨廖礼艳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粘液脓血便水样便剑突下阵发性
4种方法评估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一致性,评估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并探讨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与肌少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26例,采用MNA-SF、NRS 2002和GNRI筛查患者营养风险,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况,按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年标准进行肌少症筛查,分析3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判定结果的一致性,以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与肌少症的关联性。结果MNA-SF筛查营养良好、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患者分别占27.43%、50.00%和22.57%;NRS 2002筛查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65%,≥70岁患者NRS 2002评分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患者(P<0.05);GNRI筛查高、中、低和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占9.73%、35.40%、38.05%和16.82%;PG-SGA评估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97%。以MNA-SF≤11分、NRS 2002≥3分和GNRI≤98分定义为有营养风险,MNA-SF和NRS 2002筛查结果的Kappa值为0.465,GNRI与NRS 2002筛查结果的Kappa值为0.312。若以3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中任意两种评估阳性为“金标准”,MNA-SF、GNRI和NRS 2002与“金标准”筛查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643、0.477和0.436。肌少症发生率为34.07%,MNA-SF、NRS 2002和GNRI筛查患者营养风险与肌少症之间的r值分别为0.302、0.457和0.195,PG-SGA评估患者营养不良与肌少症之间的r值为0.674(P<0.05)。结论MNA-SF更适用于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且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与肌少症有关。
聂周莲胡秋菊华杨梁俐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