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在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成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即刻乳房成形的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43例扁平或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行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乳房成形或同时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美容效果,观察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1.3~2.2)h,平均住院时间17(13~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0~18)d。术后随访2~12个月,无乳头坏死,组织瓣感染2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总体满意度8.5分,乳房外观客观评价良好率86.0%(37/43)。结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修复重塑乳房外形具有操作方便、手术快捷、技术可行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扁平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
- 洪士开王圣应刘松卢燕红赵源源
-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乳房成形术
- 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灶中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差异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原发灶与复发灶中ER、PR及HER2的表达差异情况。探讨肿瘤复发灶病理评估可行性,推测导致受体表达不一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乳腺癌术后区域复发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或FISH检测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灶中ER、PR、HER2表达情况。结果在3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8例肿瘤分子表型从一种亚型转变为另一种亚型(21.6%)。ER、PR、HER2表达不一致率分别为13.5%(5/37)、37.8%(14,37)、10.8%(4/37)。结论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灶中生物标志物表达存在不一致。检测误差、肿瘤异质性、既往治疗可能与这种改变有关。对乳腺癌患者出现的新病灶进行活检明确其性质及相关标志物表达情况很有必要。
- 洪士开王圣应陈公仆刘松高红
-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激素受体复发肿瘤
- 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5例乳腺大区段切除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中采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22例,采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4例。术后据主客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外形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无皮瓣及乳头坏死。术后给予常规化疗,随访2~1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例乳腺良性疾病术后乳房外观优良,患者较满意。结论对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及乳腺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整复重建乳房外形,具有经济、操作可行、无附加切口、外形良好、减少乳房缺失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圣应洪士开郑绪才高红刘松赵源源
- 关键词:乳房成形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区段切除术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及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资料完整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每个病...
- 郑绪才王圣应张荣新任自学刘松陈公仆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及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资料完整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每个病例至少行一侧侧颈...
- 郑绪才王圣应张荣新任自学刘松陈公仆
- 关键词: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颈淋巴结清扫术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一项基于单中心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对甲状腺结节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危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术前US-FANC和术后病理差异。结果总计来源与320例患者的326个甲状腺结节参与统计分析,其中US-FNAC病理结果阳性率82.2%,手术病理结果阳性率80. 7%,两种方法的病理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3,P>0. 05)。US-FNAC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98. 5%(259/263)、特异度85. 7%(54/63)。结论术前US-FANC与术后病理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在临床决策中具有指导价值。
- 刘松郑绪才刘建军王圣应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活组织检查细针
- 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成形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术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乳房成形组),37例未行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成形(非乳房成形组),16例行皮下腺体切除术即刻假体植入重建乳房(假体重建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特征、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结果乳房成形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假体重建组短[70.0(60.0~80.0)min比96.0(90.5—101.5)min,x^2=-4.338,P〈0.017]。并且,乳房成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非乳房成形组相似[11.0(10.0—14.0)d比11.0(9.5~12.0)d,x^2=1.080,P〉0.017]。乳房成形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假体重建组短[8.0(7.0~10.0)d比10.0(8.3—11.0)d,x^2=2.644,P〈0.017],其引流管留置时间也无明显增加(x^2=3.176,P=0.204)。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乳房成形组、非乳房成形组、假体重建组各感染5、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0,P=0.486)。乳腺成形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2(9.0~9.5)分,优于非乳房成形组的8.5(7.3~8.7)分(x^2=7.388,P〈0.017)。结论对于需要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具有技术可行、美容效果好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洪士开王圣应郑绪才陈公仆刘松高红赵源源
- 关键词:乳房乳房成形术脂肪类筋膜
-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行再次手术的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疗效,探讨DTC再次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甲状腺组织总残癌率66.35%,淋巴结残癌率77.89%。患者年龄<45岁、既往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发癌灶残留或复发、原发癌的多发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88%,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77%,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 DTC行再次手术时应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尤其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同时尽量防止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 郑绪才王圣应朱正志刘松陈公仆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并发症
- 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220例(94.42%)获得随访,其中57例(25.91%)出现术后肿瘤复发;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腺体包膜、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有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5.082、2.224、2.019、1.214、3.278)。结论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出现浸润或浸出、手术切除范围不足、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高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要加强预防。
- 郑绪才王圣应刘松陈公仆卢燕红
- 关键词:甲状腺癌随访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