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急性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综合征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患儿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骨髓
  • 2篇白血病患儿

机构

  • 12篇绍兴市人民医...
  • 2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2篇金晶
  • 8篇封蔚莹
  • 3篇傅佳萍
  • 3篇洪攀
  • 2篇罗洪强
  • 2篇刘芳
  • 2篇张志坚
  • 2篇李泽芳
  • 1篇钟永根
  • 1篇周炀
  • 1篇王彬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医院8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5-2019年血液科药品不良报告832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452例(54.33%),女380例(45.67%);占比最大的为41-50岁,有243例;一般不良反应596例(71.63%),新的一般不良反应193例(23.23%),严重不良反应40例(4.81%),新的严重不良反应3例(0.36%);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高的给药途径,有670例,占比80.52%;以抗感染药物280例(33.65%)引发ADR比例最高。结论:临床应强化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与报告,注意抗感染药物科学使用,尽可能减少静脉给药,保证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金晶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白血病患儿环境暴露风险因素调查及防范策略
2024年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环境暴露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137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7例为对照组,分析白血病患儿环境暴露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出问卷244份(研究组137份,对照组107份),收回240份(研究组135份,对照组105份),回收率为98.36%。研究组中,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14例(84.44%),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21例(1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吸烟/饮酒/染发、父亲孕期吸烟/饮酒/染发、母亲孕期X线检查、母亲孕期接触涂料或农药、儿童卧室有电器、家庭室内1年内装修、居住地附近500 m有化工厂、母亲孕期疾病史是白血病患儿环境暴露的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幼儿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例较高,母亲孕期吸烟/饮酒/染发、X线检查、接触涂料或农药及疾病史、父亲孕期吸烟/饮酒/染发、儿童卧室有电器、家庭室内1年内装修、居住地附近500 m有化工厂为白血病患儿环境暴露的危险因素。
李泽芳金晶
关键词:白血病环境暴露
肺腺癌切除术后肺部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2022年
由于诊断技术的提升和治疗方法的拓展,越来越多的第二原发癌甚至第三、第四原发癌被诊断出来。本文报道2020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肺腺癌患者行右上肺癌根治术2年后发生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两种肿瘤经过手术治疗后均被完全切除,未行进一步放化疗。肺腺癌手术完全切除,而后发生肺MALT淋巴瘤的异时性多原发癌较少见,机制尚不清楚。
金晶王彬刘芳封蔚莹
关键词:多原发癌肺腺癌
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原发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性,67岁。2020年4月当地医院体检,血常规:白细胞(WBC)10.2×10^(9)/L,红细胞(HB)132 g/L,血小板(PLT)33×10^(9)/L;余未见异常。发现PLT减少,于2020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患者既往体健,现无不适症状。体检:皮肤无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及,无肾区叩击痛。血常规:WBC 9.71×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LY%)62.64%,HB 133 g/L,PLT 22×10^(9)/L。骨髓细胞学:骨髓巨核细胞数量中等,功能差,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偏高。
郑苏莹张志坚傅佳萍刘芳金晶高飞丹封蔚莹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rhIL-11联合标准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PITP患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标准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新诊断PITP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rhIL-11(25~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联合标准剂量地塞米松(0.15 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PLT)、PLT开始上升时间、PLT≥50×109/L所需时间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Th1、Th2水平,Th1/Th2细胞比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94%vs.60.60%,P<0.05)。治疗1、2、3、4周后观察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5.29±13.39)×109/L vs.(80.18±3.27)×109/L、(164.58±33.51)×109/L vs.(106.15±27.34)×109/L、(178.18±28.45)×109/L vs.(128.52±31.88)×109/L、(176.06±36.57)×109/L vs.(126.15±45.82)×109/L,P<0.05]。观察组PLT开始上升时间及PLT≥50×109/L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8±0.63)d vs.(6.24±0.81)d、(5.21±1.09)d vs.(7.25±1.49)d,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Th1和Th1/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2.03)pg/mL vs.(14.22±1.93)pg/mL、(10.67±2.35)%vs.(19.05±2.17)%,P<0.05],而Th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4±0.23)pg/mL vs.(0.87±0.09)pg/mL,P<0.05];观察组IL-4、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4±0.83)pg/mL vs.(8.73±0.98)pg/mL、(40.19±5.13)pg/mL vs.(49.35±5.82)pg/mL,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联合标准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PITP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并快速提升PLT及Th1/Th2细胞水平。
封蔚莹罗洪强李丹金晶周炀洪攀钟永根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地塞米松失衡
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血液科确诊的骨髓纤维化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α-2b干扰素、羟基脲、沙利度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芦可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脾脏缩小、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SAF-TSS)评分、不良反应、血常规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脾脏长度缩小27例(90.0%),平均缩短4.7cm,其中缩短5cm以上12例,MPN-SAF-TSS评分下降50%有24例(80.0%)。对照组:治疗后脾脏长度缩小9例(30.0%),平均缩短1.5cm,MPN-SAF-TSS评分下降50%有3例(10.0%)。治疗后两组WBC、Hb、P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尤其是观察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7%)高于对照组(16.7%),但可耐受。结论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在缩小患者脾脏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较传统治疗药物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但可耐受。
金晶洪攀封蔚莹傅佳萍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
唐氏综合征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2023年
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全世界新生儿中发病率大约为1/800。本病患者有多系统临床表现,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等^([1])。本文将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22年11月收治的1例唐氏综合征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
张志坚傅佳萍金晶罗洪强陈哲封蔚莹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形式,它是联系新陈代谢、氧化还原生物学和人类健康之间的纽带。其特征是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致死性积聚,呈铁依赖性,在形态学、生化和遗传学方面,不同于其他传统形式的细胞死亡如凋亡、坏死和自噬。铁死亡最初在肿瘤细胞中被发现,随着铁死亡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铁死亡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leukemia)、淋巴瘤(lymphoma)、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及贫血(anaemia)等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策略。
郑苏莹方泽浩金晶李丹封蔚莹
关键词: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转归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9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儿,根据治疗后转归情况分为转归成功组58例,转归失败组37例。观察两组患儿病原菌分布状况,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氧磷酶(PON-1)、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转归相关因素。结果9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儿中,共检测出1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5.93%(89/135),革兰阳性菌占34.07%(46/135)。与转归成功组相比,转归失败组患儿CRP、PCT水平均升高,PON-1、Hb、PLT水平均降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穿刺次数、置管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化疗次数、住院时间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儿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转归失败患儿CRP、PCT水平较高,PON-1、Hb、PLT水平较低,患儿转归失败受白细胞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穿刺次数、置管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化疗次数、住院时间的影响,临床可根据危险因素干预患儿,减少转归失败发生率。
李泽芳金晶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影响因素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科室随访管理系统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科室随访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随访管理。比较两组的随访管理质量、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与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管理措施落实评分、管理方法正确执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随访管理质量、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与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管理措施落实评分、管理方法正确执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科室随访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疾病随访管理质量。
金晶
关键词:随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