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染病
  • 2篇发病
  • 2篇发病趋势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猩红热
  • 1篇性病
  • 1篇性病流行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呼吸道

机构

  • 7篇赤峰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田丽君
  • 2篇王新利
  • 1篇战志胜
  • 1篇毕书峰
  • 1篇陈冬立
  • 1篇张学英
  • 1篇邱亚飞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与控...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赤峰市2010-2014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全市2010-2014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市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 06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53/10万,男女病例报告发病率性别比例为1.48:1;冬、春季为猩红热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0-15岁的儿童(占97.6%);猩红热暴发疫情主要发生于中小学校。结论我国猩红热报告发病率仍比较发达国家高,呈逐年递增状态,应进一步完善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并建议发生爆发疫情时学校启动晨检,加强猩红热的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王新利田丽君
关键词:猩红热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
2008-2013年赤峰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2008-2013年赤峰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和特征,找出其特点和内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基本信息系统》及《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已审核数据,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六年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手足口、肺结核、乙肝、丙肝、布病发病率较高,其中手足口、布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乙肝、肺结核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丙肝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传染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对呼吸道、肠道及血源性传播传染病的综合防治仍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田丽君陈冬立
关键词:传染病
赤峰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策研究
2021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常见的一类,极易造成社会恐慌,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社会动荡,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邱亚飞毕书峰田丽君昝润娜于佳
2019-2021年赤峰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趋势研析
2024年
研究当下背景下对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赤峰市人口学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发病趋势的分析。结果 特殊背景下,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下降。结论 我国实行严格的防控政策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是对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效应。
田丽君韩雪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
赤峰市2010-2014年性病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赤峰市2010-2014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和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赤峰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累计报告STD病例5 0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10/10万。性病流行谱中梅毒占首位、其次是淋病。结论近年来赤峰市STD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并且需根据性病流行谱的改变及时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张学英田丽君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赤峰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赤峰市上报的手足口病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情况。结果赤峰市2012—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 637例,年均发病率为72.74/10万,其中2012—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75.38/10万、59.32/10万、106.75/10万、49.43/10万,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波浪式变化;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4个月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为9 045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1.5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幼托和散居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29:1;2012—2015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29例,占发病总数的0.23%,死亡2例,重症病例病死率为6.89%,全部病例病死率为0.02%;2012—2015年采集的2005份样本中,检出肠道病毒733份,阳性率为36.46%,其中EV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28.37%、21.28%、50.34%。Cox A16是2012年赤峰市优势病毒,EV71是2013年赤峰市优势病毒,2014、2015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病原,赤峰市不同年份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41,P<0.05)。结论赤峰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波浪式变化,病原以EV71、Cox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交替流行。
田丽君王新利战志胜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赤峰市2010-201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赤峰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赤峰市2010-201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报告病毒性肝炎24 481例,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571例,占2.33%;乙型病毒性肝炎13 836例,占56.52%;丙型病毒性肝炎9 420例,占38.48%;戊型病毒性肝炎279例,占1.14%;未分型肝炎375例,占1.53%。人群分布中,年龄构成以21~49岁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职业以不详职业者为主,其次为工人。结论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居赤峰市各种传染病报告数首位,其流行趋势主导全市传染病流行态势,因此应重点对病毒性肝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特别是面向公众普及卫生防病知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监测与干预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流行。
田丽君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疾病监测疾病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