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
- 2019年
- 器官移植手术技术的改良、基础研究的突破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成功研发等医学进步,已使器官移植受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供器官来源问题始终是器官移植领域最大的困扰[1]。我国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相对较晚,相关法规条例尚不够完善。同时,由于各地人口密度、地域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医疗设施和技术的差异,器官捐献工作的发展极不均衡,导致全国移植医疗资源严重失衡和医疗迁徙不断加剧,不仅增加了器官衰竭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让部分患者对器官移植望而却步。在我国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以“五大体系”[2]为基本架构,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区(省)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器官捐献工作指导方针和法规条例,是提高落后省份器官捐献工作成绩的必由之路。
- 王连政孙桂霞赵丽霞冯艳慧刘致中
- 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
- 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存活18例的常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治疗护理经验增多、医疗设备发展,依靠血透治疗存活5∽10年或更长的患者逐年增多。我科血透室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存活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长期存活与对常规护理依从性高有密切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
- 孙桂霞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存活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护理经验
- 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压力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调查比较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压力影响。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包头市三个市区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状况,调查表包括基本情况和心理压力相关量表。结果:对感染的焦虑因子得分比较:护士的焦虑评分高于医生(t=5.961,P<0.001);女性焦虑评分高于男性(t=4.368,P<0.001);文化程度越高,焦虑评分越低(t=4.7.196,P=0.002)。疲乏因子得分比较:护士高于医生(t=4.825,P<0.001);女性高于男性(t=3.369,P=0.004);文化程度越高,疲乏的评分越低(t=18.544,P<0.001)。工作负担因子得分比较:护士的工作负担感觉评分高于医生(t=6.625,P<0.001);女性的工作负担感觉高于男性(t=2.864,P=0.012);文化程度越高,这种感觉工作负担重评分越低(t=15.471,P<0.001)。支持系统因子得分比较:医生高于护士(t=-3.198,P=0.004);采用不同种数途径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医护人员支持系统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8,P=0.002);按级别进行防护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总得分低于未按级别进行防护(t=-2.293,P=0.048)。医生及男性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总得分低于护士及女性医护人员(t=6.197,P<0.001,t=4.631,P<0.001);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压力总得分越低。结论: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心理压力较大,女性、护士尤为严重,应及时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关心,并逐步提高知识层次。
- 史应进董玉红韩晓文刘永玲赵娜张玲玲孙桂霞
-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心理压力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案与效果
- 2020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 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 筛选 15 例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选取患者均 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其最终疗效。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后,15 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中,有 13 例治愈,2 例死亡,其治愈率 为 86.67%(13/15)。结论: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 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措施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 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孙桂霞赵丽霞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临床治疗效果
- 血透患者行肾移植术前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异体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1],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移植前长期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在血透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贯穿始终,尤其是明确肾移植前,加强血透的护理工作更加重要。通过对肾移植术前的血透患者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移植术前护理,使患者的身心达到移植前的最佳状态,以利于术后的护理,提高移植成功率。现就我院血透患者肾移植术前的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 孙桂霞
- 关键词:肾移植术前血透患者终末期肾病异体肾移植术移植前肾病患者
- 创新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2017年
-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我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部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一直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控,每月定期到病区检查工作,造成病区掌握检查规律,突击准备,不能真实反映病区的工作状态及病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而且在年终病区评比时存在偏差。
- 赵丽霞孙桂霞
- 关键词:病区护士长护理质控三级质控质控小组护士长管理
- 内蒙古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与思考
- 王连政孙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