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亮
- 作品数:34 被引量:21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建设“三位一体”的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平台势在必行
- 2012年
- 本文提出了建设一个融出版、发行和评价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学术出版平台的构想,希望借助一个多方参与的综合性系统平台,有效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水平和效率。
- 胡红亮潘云涛
- 关键词:学术出版
- 网络环境下基于情报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 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信息处理量的急剧增加,情报行业面临着对传统工作方式的变革,为了提高情报工作的效率和充分享用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情报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探索性的提出了该领域中一些...
- 胡红亮王艳刘娅
- 关键词:情报工作信息化定题服务网络环境
- 文献传递
- 专利转化价值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7
- 2018年
- 我国现行的专利统计指标只能从专利转化的数量层面加以揭示,对专利转化质量层面的揭示很不充分,且存在"重转化率,轻转化价值"的倾向,难以与国际指标体系进行对标比较。文章以美国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和欧洲知识转移联盟为例,对比分析了两者专利转化价值的统计监测指标的设置及侧重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技术专利转化率指标的测度。对我国专利转化价值评价提出建议:应尽快建立专利转化价值的指标体系,并应以研究型大学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为突破口。
- 胡红亮王健美
- 关键词:指标体系技术创新
- 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促进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加快推进及老龄化进程的汹涌到来,传统的医药制造、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恐难以应对日益庞大的需求。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抗疫情况尤其凸显出我国医药产业远不能够适应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冲击到了原有医药制造业的版图,医药产业链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的苗头,特别体现在新药研发的敏捷化、药品制造的便捷化和药品物流的智能化。文章建议未来应结合国家新基建的发展,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红利,充分发挥其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促进效应。
- 胡红亮张俊祥
-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产业
- 科技创新决策信息服务系统
- 武夷山王艳胡红亮刘娅龚春红等
- (一)完成工作内容及取得成果:该项目系科技部2004年度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的重点项目。致力于通过各级科技情报机构的合作,对现有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具有统一查询平台的、跨部门、跨...
- 关键词:
- 关键词:科技管理
- 面向政府决策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与评估被引量:10
- 2006年
- 以科技情报行业的传统信息服务向面向政府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子,提出了对政府决策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需求和功能需求,探索对系统的评估方法,以推动知识管理思想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
- 胡红亮
- 关键词:决策支持知识管理
- 引领未来,他山之石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总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个16字方针是一个整体战略,但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很少思索"引领未来"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引领未来"?
- 胡红亮
- 关键词:自主创新科技规划
- 行业生态变革中的医学知识服务模式创新——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学出版转型为例被引量:9
- 2018年
- 医学出版领域的生态正在发生改变,满足社会对医疗健康知识服务的需求是医学出版的价值所在与发展方向。本文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医学出版业务发展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型探索的实践为例,从知识内容选择、知识组织形式、知识传播方式、用户服务思维、技术驱动发展共五个方面介绍和总结其医学出版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与经验。
- 胡红亮郭传斌
- 关键词:知识服务出版转型
- 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探析被引量:6
- 2020年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日渐成熟,为传统产业赋能现象层出不穷,包括健康养老产业。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健康养老产业向智能大健康产业迈进。通过分析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目前已应用的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场景进行归纳,总结了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指出,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论证过程应注意法律与伦理挑战、患者隐私保护等敏感问题,以期促进健康养老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不断优化与发展。
- 胡红亮蔡凯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养老服务
- 数字环境下学术著作的可信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学术著作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产品,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环境下,信息量迅猛增长,传播方式日益复杂,学术著作的可信度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学术著作及其可信度的概念和范围,进而分析数字化在信源、编辑加工、传播方式和受众应用方式等方面对学术著作可信度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出版社在数字环境下提高学术著作可信度应该采取的措施,以为此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胡红亮
- 关键词:数字化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