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少玉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卫生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医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灌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失常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通路影响
  • 1篇阳虚
  • 1篇药学
  • 1篇医理
  • 1篇医药学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机构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白少玉
  • 4篇张怡
  • 1篇任志红
  • 1篇郭丽
  • 1篇王艳
  • 1篇赵文
  • 1篇杨庆
  • 1篇方威
  • 1篇李文文
  • 1篇张艳晓
  • 1篇冯凯

传媒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芪附理中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PPARγ/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br>  通过观察芪附理中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信号通路PPARγ/NF-κB中PPARγ、NF-κB p65表达的影响,研究芪附理中汤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
白少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NF-ΚB蛋白
文献传递
从脾虚论治痤疮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阐述从脾虚治疗痤疮的独特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从中医学的角度,首先阐述痤疮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通过对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其病理机制的分析,结合李东垣《脾胃论》中的理论,以及对参苓白术散的方药组成分析以及对典型病例的探讨,对从脾虚论治痤疮进行探析。结果痤疮、尤其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型的痤疮,其发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虚湿邪为患,日久而致血热发于头面。故在痤疮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调理脾胃。而调理中焦,重在健脾化湿。所以治宜健脾化湿,辅以清热活血,佐以消食开胃。临床选用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并且参苓白术散对于脾虚型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与单纯的疏散肺经风热、清热除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相比,从脾虚来论治痤疮更加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方锐洁张怡白少玉陈子锴
关键词:脾虚痤疮健脾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iciency,LPD)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发育异常或功能不全、过早退化、萎缩不全,导致孕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和子宫内膜分泌不良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常可导致不孕、自然流产,甚则复发性流产,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负担。中医并无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月经不调”、“不孕”、“胎漏”、“胎动不安”、
李文文王艳任志红郭丽冯凯白少玉
关键词:黄体功能不全中医治疗合成分泌复发性流产发育异常子宫内膜
附子理中汤灌肠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IL-8及ICAM-1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干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可能的药效环节。方法:SPF级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6组。中西药联合制备符合脾肾阳虚证的免疫化学性复合模型,药物灌肠干预后用ELISA法检测IL-6、IL-8在血清中的含量,取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ICAM-1的表达,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IL-6、IL-8水平、结肠黏膜病理评分及其ICAM-1表达均有所下降,各项检测指标表明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理中汤对脾肾阳虚型UC疗效确切,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促炎症因子及细胞间黏附因子的表达有关。
张艳晓方锐洁白少玉姬培震张怡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IL-8ICAM-1
水液代谢失常与泄泻证治探析被引量:8
2017年
李中梓集治疗泄泻诸法之大成,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其中燥脾、升提法合用常用于脾虚感邪之泄泻及内伤脾虚中气下陷之泄泻,若邪热内陷,可联合运用清凉法;燥脾、温肾二法,对于久泻而偏于虚寒者,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燥脾、淡渗二法,对于泄泻之水湿壅盛,小便不利者,无论外感内伤,临证皆可适当选用。然泄泻临床病机复杂,常非一法可奏效,故临证之时,需要圆机活法,灵活配合其他治泻方法用之,如虚实夹杂,宜合疏利;虚多实少,甘缓、固涩、酸收法随证用之;热迫肠腑,注重清凉等。
白少玉张怡方锐洁代夏欢
关键词:水液代谢治泻九法中医理论
扶正和胃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是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主要致病原因。HP当属于中医毒邪范畴。脾胃气虚、脾胃失和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正气虚弱,无力祛除体内毒邪,致本病病情迁延。由此可见本病实乃本虚标实,治当标本兼顾。治疗应当以健脾益气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证采用清热祛湿解毒、辛开苦降、理气活血、疏肝利胆等法。
简胜男张怡方锐洁白少玉任登杰黑小晶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旋杆菌
多学科研究中医药的思考与展望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包含人文,历法,天文,地理,的大百科全书,通过多学科对中医药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成果的论述,使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医药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根本特点,和自身特有的思维方法,而...
杨庆林汶源白少玉方威赵文
关键词:中医药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