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20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针刺
  • 4篇针灸
  • 4篇针推
  • 4篇失禁
  • 4篇尿失禁
  • 4篇配伍
  • 4篇综合征
  • 4篇五经
  • 4篇疗效
  • 3篇电针
  • 3篇针刺治疗
  • 3篇针灸治疗
  • 3篇随机对照试验
  • 3篇女性
  • 3篇灸治
  • 2篇电刺激
  • 2篇学术流派
  • 2篇神经源
  • 2篇神经源性膀胱
  • 2篇盆底

机构

  • 20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王琼
  • 11篇章薇
  • 7篇孙佳琪
  • 7篇李赛群
  • 4篇周文娟
  • 4篇钟峰
  • 4篇常小荣
  • 3篇潘江
  • 3篇娄必丹
  • 2篇陈成
  • 2篇邹秋玉
  • 2篇唐健
  • 2篇胡笛
  • 1篇卢敏
  • 1篇罗容
  • 1篇祁玉军
  • 1篇余兆安
  • 1篇叶勇
  • 1篇曹越
  • 1篇石文英

传媒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河北中医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与手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烘热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比较手针和电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27例)和电针组(23例),电针组脱落1例。两组均取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穴,手针组采用手针刺激,每穴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每10min一次;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选取疏密波,频率为10Hz/50Hz,均留针30min。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8周,共治疗24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结束后12、2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的平均24h烘热积分、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MENQOL)评分,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及治疗后12周随访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_2)]。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随访时平均24h烘热积分、MRS、MENQOL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两组治疗8周后以上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时(均P<0.05),12周、24周随访时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与8周时(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1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血清FSH、E_2水平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患者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针与电针对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且对血清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两者效果相当。
曹徵良唐健薛玉婷王琼李赛群周有君章薇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手针电针血清性激素水平
不同时间针灸治疗联合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时间针灸治疗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优化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6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干预组运用针灸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治疗,共干预1个月。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早期干预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晚期干预组[86.54%(45/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9.23%(36/52)](P<0.05)。干预后,早期干预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晚期干预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针灸治疗联合个性化膀胱再训练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罗颖慧王琼欧阳梦婷邹秋玉殷冰清袁家秀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针灸治疗膀胱功能
针灸治疗女性尿失禁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总结和分析近年来针灸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文献。结果: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复发率低等特点,但针对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的混合性尿失禁的针灸研究较少。结论:...
王琼曹徵良李赛群孙佳琪周有君章薇
关键词:针灸尿失禁
电针治疗女性中重度混合性尿失禁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评估电针对女性中重度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的有效性及生活质量,为治疗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50名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进行中央随机后,平均分配到电针组和对照组(药物联合盆底肌训练组),因脱落5例,最终电针组23例,对照组22例。电针组治疗12周,对照组应用索利那新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36周。应用72 h漏尿次数、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对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72 h漏尿次数、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的各时期统计学分析说明,电针组与对照组治疗效应基本相当。结论:电针能改善女性中重度混合性尿失禁症状,且与盆底肌训练联合索利那新治疗疗效相当,并能改善受试者生活质量。
王琼薛玉婷唐健曹徵良章薇
关键词:电针混合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GSGBS)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6例SHS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行UGSGBS治疗,治疗组行中医定向透药联合UGSGBS治疗。比较肩关节活动度,比较自我妨碍量表(SH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测量大脑中动脉(MCA)峰值流速,比较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HS、VA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评分、MCA、SF-36量表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SH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MCA、SF-36量表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UGSGBS治疗SHSAS疗效显著,可扩大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水肿和疼痛,改善上肢功能和脑血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周文娟周石刊唐锦忠潘江王琼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温针灸联合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估温针灸联合关节腔注射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痛和关节功能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56例患者,按随机序列以1:1的比例分配到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WOMAC平分。结果:患者均完成试验并获得了随访。在治疗5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疼痛和关节功能活动的改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而且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在总体疗效的显愈率上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可以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欧梁张林王琼卢敏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温针灸关节腔注射随机对照试验
循经透刺联合系统呼吸训练治疗颈髓损伤后肺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循经透刺联合系统呼吸训练治疗颈髓损伤后肺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颈髓损伤后肺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后退出2例)予系统呼吸训练治疗,治疗组54例(后退出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循经透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膈肌功能(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膈肌运动幅度),相关呼吸评分量表(改良呼吸困难指数量表、Borg气促量表)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FVC、FEV_(1)、PEF、MV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膈肌运动幅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量表、Borg气促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O_(2)、PaO_(2)/FiO_(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aCO_(2)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69%(4/52),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3.08%(12/5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4.727,P<0.05)。结论循经透刺联合系统呼吸训练治疗可提高颈髓损伤后肺功能障碍患者的肺功能及膈肌功能,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王佳怡王琼胡笛谢佳佳潘江周文娟
关键词:颈髓损伤肺功能障碍针刺疗法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周文娟汤小康曹越陈成周石刊王琼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炎症因子
基于“分肉”理论探讨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从“分肉”理论探讨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刃针组28例与对照组29例。刃针组采取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强度积分、头痛频率积分和头痛持续时间积分情况,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强度积分、头痛频率积分与头痛持续时间积分刃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组于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好,机制可能与从筋论治、对“分肉”之间的筋膜松解有关。
庹菲罗容潘江石文英余兆安钟峰叶勇周文娟王琼陈成李里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高频超声刃针分肉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论治过敏性鼻炎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主要学术观点为&quot;针经治脏&quot;&quot;灸经调脏&quot;&quot;五经配伍&quot;&quot;五经助制&quot;等。本文将从脏腑病变论治,以肺开窍于鼻为主,在五行生克...
孙佳琪李赛群周有君曹徵良王琼章薇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