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栋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仁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成像诊断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成像技术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期扫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桥
  • 1篇心肌桥-壁冠...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机构

  • 9篇北京市仁和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王振栋
  • 7篇袁珠
  • 6篇马淑华
  • 3篇董缨
  • 1篇侯振亚
  • 1篇张全斌
  • 1篇任冰
  • 1篇金鑫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8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研究组给予多层螺旋CT对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进行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显示率及诊断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3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节型与弥漫型检出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采取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影像信息,提高诊断率。
黎叶芳袁珠王振栋马淑华董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原发性肝癌
64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均接受X线钡餐检查和64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64层螺旋CT检出率100%,X线检出率95.71%(P<0.05)。CT诊断出血原因相符率100%,显著优于X线的85.71%(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王振栋马淑华黎叶芳袁珠
关键词:64层螺旋CT上消化道出血检出率出血原因
3.0T 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3.0T MRI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将MRI和螺旋CT的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在40例直肠癌患者中,T1~2期为8例,T3期为17例,T4期为15例,而淋巴结阳性22例,淋巴结阴性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72.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6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7.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2.5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一般,其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13和0.207,且MRI检查的一致性优于螺旋CT检查(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较差,其一致性检验值Kappa分别为0.392和0.154,且MRI检查与螺旋CT检查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均是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较为可靠的检查方式。与多层螺旋CT比较,3.0TMR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高,且MRI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优于多层螺旋CT。而3.0T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中未见明显异同。
黎叶芳马淑华袁珠王振栋
关键词:MRI多层螺旋CT直肠癌TN分期
胃癌螺旋CT表现与Cath-D蛋白和MMP-9表达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医院经过胃癌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自身胃癌组织标本进行本次研究。再选同期在医院就诊并经过手术治疗的54例胃溃疡患者自身胃黏膜组织进行对照。分别检测MMP-9以及Cath-D蛋白的表达,对所有胃癌患者给予螺旋CT诊断。结果:MMP-9及Cath-D蛋白在胃癌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为74.07%及77.79%,显著高于在正常胃黏膜内的5.56%及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及Cath-D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r=0.693,P<0.05)。胃癌组织内有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为弥漫型的MMP-9及Cath-D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为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淋巴结转移以及Lauren分型为弥漫型是胃癌组织内MMP-9及Cath-D表达的螺旋CT表现相关因素。结论:胃癌患者组织内的MMP-9及Cath-D表达比正常胃黏膜组织更高,MMP-9及Cath-D二者的表达呈现正相关,且有淋巴结转移以及Lauren分型为弥漫型是胃癌组织内MMP-9及Cath-D表达的螺旋CT表现相关因素。
马淑华袁珠黎叶芳王振栋董缨侯振亚
关键词:胃癌螺旋CT表现CATH-DMMP-9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肝硬化分级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对比两组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BF,BV,PVP,THB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TT,HAP,H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肝硬化之间的HAP,PVP,THBF,HPI均有显著差异,P<0.05。CT分级与Child-Pugh分级正相关,相关系数0.927,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为早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影像学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马淑华金鑫黎叶芳袁珠王振栋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肝硬化
经阴道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效能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效能。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83例,患者剖宫产前均借经阴道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经阴道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瘢痕妊娠检查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检出率(95.18%)略高于经阴道超声(89.16%),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与经阴道超声均为诊断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可结合患者情况联合应用。
黎叶芳任冰王振栋袁珠董樱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核磁共振成像剖宫产瘢痕妊娠
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肺癌的影像学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的影像学形态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确诊的61例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胸部HRCT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划分为非典型腺瘤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的影像学形态特征,包括病灶体积、密度、光滑度、分叶、毛刺、是否胸膜下、胸膜尾征、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晕征等。结果:61例磨玻璃结节肺癌患者包含非典型腺瘤增生2例、原位腺癌16例、微浸润腺癌11例、浸润腺癌32例。其中浸润腺癌占比最高,为54.10%(32/61)。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肺癌在病灶体积、密度、分叶、胸膜尾征等影像学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磨玻璃结节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类型存在一定关系,可通过其影像学形态表现初步判定其病理类型或恶性程度。
张全斌尹伟峰杨嵘王振栋
关键词:病理影像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特征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通过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单纯MBMCA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9例记为对照组,另取同期收治的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伴粥样硬化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等基本临床资料,各项冠状动脉检测指标(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壁冠状动脉近端成角、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MCA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性别、心率、病程、高血压与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患者比例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患者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OR=1.421,P=0.037)、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OR=2.147,P=0.042)以及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OR=2.579,P=0.002)均是影响壁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是保护性因素(OR=2.736,P=0.012)。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MBMCA形态学特征和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且两者存在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马淑华黎叶芳袁珠王振栋董缨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个体化低剂量方案用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GE 256排Revolution CT低剂量扫描结合个体化对比剂方案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评估中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复查的120例(共142个支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70个)和常规组(60例72个),均行GE 256排Revolution CT检查。其中,常规组注入70 ml碘普罗胺对比剂;观察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给予个体化剂量。常规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34 mAs,观察组管电压、管电流根据患者BMI调节,调节范围为管电压80~120 kV,管电流150~534 mAs。两组患者均于CCTA检查后7~14 d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诊断效能。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在左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对比噪声比、晕状伪影、支架内径差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方面均高于观察组(t=10.30、8.75、10.27、4.60,P<0.05)。观察组、常规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效能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904和0.879,结果一致性很好;常规组与观察组在敏感度、特异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 256排Revolution CT低剂量扫描结合个体化对比剂方案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与常规方案相当,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值得推广。
李飞飞王振栋崔新亭池静静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低剂量个体化支架内再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