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国人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以及与之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0 例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R... 李勇华 侯健 王东星 傅卫军 袁振刚 陈玉宝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疗效 预后 文献传递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浆细胞病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9年3月至2005年8月,用PBSCT治疗恶性浆细胞病19例,其中自体PBSCT(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6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1例,异基因PBSCT(allo-PBSCT)治疗MM2例。结果17例APBSCT患者均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植入(≥0.5×10^9/L)和不需血小板输注(≥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3(9.24)d和13(8-25)d;移植后完全缓解(CR)或接近完全缓解(nCR)7例(41.2%),部分缓解(PR)9例(52.9%),总有效率为94.1%;平均随访30个月,复发或进展10例,其中死亡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分别为18(2-69)个月和49(14~75)个月,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9.4%和75.5%。移植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发热9例(52.9%)、口腔溃疡或糜烂5例(29.4%)、腹泻4例(23.5%)、肝功能异常3例(17.6%)、带状疱疹和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各1例(5.9%),随着造血重建和对症治疗后均完全恢复。2例allo-PBSCT患者中,1例获CR并已无病生存41个月,1例于移植后7个月死于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论PBSCT是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有效方法;如何减少APBSCT的复发和提高allo-PBSCT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勇华 傅卫军 袁振刚 陈玉宝 王东星 侯健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克隆演变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克隆演变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克隆演变的M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治疗经过、克隆演变特点、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骨髓浆细胞占25%,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IgAκ(IgA 15.9 g/L),有多处骨质破坏,Durie-Salmon分期为ⅢB期。包括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等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达部分缓解。巩固化疗过程中,M蛋白(IgA)和血κ轻链下降的同时,出现肝脏、脾脏、皮肤等髓外浸润,伴血β2微球蛋白升高、骨髓MM细胞比例增加和骨髓MM细胞形态改变,后续强烈化疗无效,病情快速进展,1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MM在治疗过程中M蛋白下降的同时出现肿瘤负荷增加,提示可能发生克隆演变,常伴髓外浸润,对治疗不敏感,预后差。 李勇华 肖芷芳 庞妍 蒋祖军 肖扬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人体内参与沙利度胺代谢的 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分布以及对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 MM 疗效的影响,探讨抗血管生成在 MM 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2例 MM 患者的 CYP2C19基因型,观察弱代谢型(PM)在中国人 MM 患者中的发生率,比较强代谢型(EM)和 PM 患者经沙利度胺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92例 MM 患者中 PM 18例(19.5%),与健康汉族人中 PM 的发生率相当;EM 和 PM 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2.6%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治疗方案分组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组中 EM 和 PM 有效率分别为60.8%和27.3%,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联合传统化疗组 EM 有效率(65.2%)高于 PM(4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 MM 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影响沙利度胺的药效,PM 患者有效率较低可能与沙利度胺抗血管生成作用减弱有关。 李勇华 侯健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CYP2C19 沙利度胺 疗效 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以及与之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血液内科110例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MM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RR 的比较采用 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组间比较采用 Log- 李勇华 侯健 王东星 傅卫军 袁振刚 陈玉宝关键词: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有效率 随访资料 铁过载影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功能及预后 李勇华 吴晓雄 夏凌辉 孙竟 许多荣 聂大年 吴秉义 王顺清 林东军 杜新 庞妍 刘增慧 欧阳玲 蒋祖军 肖浩文 肖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的地位以及对 MM 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0月至2007年 2月接受 ASCT 治疗的28例 MM 患者(A 组)的临床和随访资料,... 李勇华 侯健 王东星 傅卫军 袁振刚 陈玉宝 奚昊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二例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临床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且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筛查AML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病例,保障输血安全。方法输血前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3ml送检,且同时检测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结果在AML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现2例患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结论AML合并AIHA病例临床少见,但为提高临床医疗安全,Coombs试验筛查是必要的。 刘增慧 李勇华 肖扬 蒋祖军关键词:白血病 髓系 急性 贫血 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 IgH基因重排对骨髓瘤患者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治疗后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以上疗效的MM患者外周血的PCR的结果,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21例和未移植患者20例。观察患者确诊时的IgH阳性率、达到上述疗效时的转阴率,以及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持续缓解时间(DOR)的差异。结果:41例患者IgH克隆性重排阳性35例(85.4%),经化疗后达疗效时IgH转阴率为25.6%。移植组未转阴者复发率为7/12,DOR为22.5个月,转阴者复发率为1/5,DOR为42.5个月。未移植组未转阴者复发率为7/13,DOR为22个月,转阴者复发率为1/5,DOR为21个月。结论:PCR技术检测MM患者IgH基因重排可作为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灶监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黄红铭 李勇华 项喜喜 姜华 侯健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重链 基因重排 微小残留病灶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体内参与沙利度胺代谢的 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分布以及对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 MM 疗效的影响,探讨抗血管生成在 MM 治疗中的作用。 李勇华 侯健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CYP2C19 沙利度胺 疗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