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通腑
  • 2篇通腑方
  • 2篇硝黄
  • 2篇后肠
  • 2篇后肠粘连
  • 2篇腹部
  • 2篇肠粘连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端脑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验
  • 1篇血尿酸
  • 1篇血涂片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检验
  • 1篇氧化低密度脂...
  • 1篇药物

机构

  • 6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周善荣
  • 2篇李晓民
  • 2篇朱丽霞
  • 1篇杜建华
  • 1篇吴立明
  • 1篇赵军
  • 1篇程巍巍
  • 1篇常瑜
  • 1篇王亮
  • 1篇王志刚
  • 1篇宋晴
  • 1篇刘全良
  • 1篇郝秋艳
  • 1篇吴连杰
  • 1篇贾玉玲
  • 1篇张媛媛
  • 1篇朱丽艳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价值分析
2019年
分析血液检查中的血液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选择523例病人分为两组。用血液涂片标本分析了两组的血液样本。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并发症率,血液涂抹分析结果。结果:在实验群中的并发症的产生率及血液涂抹分析的结果比对比组良好。实验群中的假阴性率比对比群更高(p<0.05)。结论:应用程序的人工血液涂抹分析法具有特定的应用值,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基准。
周善荣王志刚
关键词:血涂片血液检验血常规
老年急性脑梗死TOAST病因分型与血尿酸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不同病因分型与尿酸(uric acid,U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健康体检者140例,对急性脑梗死进行TOAST病因分型后,测定UA及ox-LDL水平并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的UA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明确病因型组、不明原因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小动脉闭塞型组(P<0.01或<0.05);小动脉闭塞型组U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不明原因型组(均P<0.0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的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明确病因型组、不明原因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均P<0.01);小动脉闭塞型组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和不明原因型组(均P<0.01)。结论血UA、ox-LD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TOAST不同病因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及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郝秋艳宋晴常瑜周善荣朱丽艳张媛媛
关键词:脑梗死尿酸低密度脂蛋白类
2018年某基层中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回顾分析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医院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仪器产品配套的使用说明书,采用VITEK2compact对2018年全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18年临床送检标本13 239份,分离病原菌1 657株,检出率为12.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302株,占78.6%,革兰阳性球菌265株,占16.0%,酵母样真菌90株,占5.4%;病原菌标本来源依次为痰液(57.3%),无菌尿液(18.1%),血液(10.3%),伤口拭子(7.4%);病原菌检出率排列前5位的细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例分别为38.1%和57.5%。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替加环素、厄他培南、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低,非发酵菌对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居首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3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次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占82.1%,肠球菌属以屎肠球菌最多、粪肠球菌次之,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最多。结论对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送检临床标本的病原谱构成、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有利于医院感染监控的预防控制,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对降低细菌耐药性有积极意义。
任继欣吴连杰周善荣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N-末端脑钠肽前体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收集三组入院冠心病患者血清,包括28例稳定型心绞痛、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急性心肌梗死,以98例健康体检血清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清的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血清NT-proBNP浓度随患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递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ROC曲线对NT-proBNP鉴别ACS的效能进行分析,其线下面积为0.79;对三组患者血清的NT-proBNP与cTnI的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NT-proBNP与cTnI在检测ACS中成线性相关(r=0.524,P<0.001)。结论 NT-proBNP是一种用于心衰诊断的较好的血清学标志物,可在鉴别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方面发挥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军吴立明王亮刘全良裴丽静周善荣郑桓习瑾昆曹蕾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I
硝黄通腑方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硝黄通腑方治疗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3月住院治疗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抗炎、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相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黄通腑方,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排气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黄通腑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疗效显著。
李晓民贾玉玲王晓岩周善荣朱丽霞杜建华
关键词:黏连植物制剂
硝黄通腑方防治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硝黄通腑方防治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9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硝黄通腑方,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血IL-2(白细胞介素-2)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血IL-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硝黄通腑方防治腹部术后肠粘连具有良好疗效。
李晓民程巍巍王晓岩周善荣朱丽霞
关键词:肠粘连腹部手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