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东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动力分析
  • 2篇油气
  • 2篇油气二次运移
  • 2篇运移
  • 2篇二次运移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水动力
  • 1篇苏北盆地
  • 1篇盆地
  • 1篇金湖凹陷
  • 1篇凹陷

机构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2篇陈宪和
  • 2篇刘启东

传媒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油气二次运移动力分析被引量:10
2000年
金湖凹陷是苏北盆地第二大产油凹陷,但各区带油气富集程度分布不均。分析表明,油气二次运移对油气富集程度有较大影响。基于油气二次运移的驱动力为水动力和浮力两类认识,通过对凹陷油田水性质、地下古水流形式和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分析,排除了水动力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动力;依据油水界面张力、孔喉半径和润湿角等参数,计算了阜宁组输导层在关键时刻的毛细管阻力并与浮力相比较,得出二级构造带油气侧向二次运移的驱动临界条件,发现油相连续长度远小于含油带宽度,且临界油相长度小的地区油气较富集(反之,则较贫)。因此认为油相静浮力为本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动力,并由此指出凹陷油气二次运移方向与有利聚集部位。
陈宪和刘启东杨小兰
关键词: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油气运移动力分析二次运移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油气二次运移动力分析
通过对金湖凹陷油田水性质、地下古水流形式和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分析,认为水动力不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力;依据油水界面张力、孔喉半径和润湿角等参数,计算了阜宁组织输导层在关键时刻的毛细管阻力及其侧向油气二次运移的驱动临界条...
陈宪和刘启东
关键词:油气二次运移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水动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