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和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VAS评分、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镇静程度及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血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及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和镇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够快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不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宏斌
-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镇痛
- 胺碘酮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6例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王宏斌白志生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老年组180例(年龄≥60岁)AMI患者、中青年组106例(年龄<60岁)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首发胸痛症状不典型(P<0.01);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多于中青年组(P<0.01);心功能Ⅲ级以上者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1);积极治疗率(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冠脉造影显示老年组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发病率较高,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较多、心功能较差,冠脉病变严重、积极治疗率低,病死率高。
- 杨平李芹白志生郑广生王宏斌李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冠脉造影
- 血浆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浆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88例。根据60 d后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Kal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相关性及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例数、脓毒性休克例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Kal水平、CRP水平方面差异显著(均P <0. 05)。Kal水平与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呈负相关(均P <0. 05)。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Kal水平偏低、CRP水平偏高是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均P <0. 05)。其中,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L提示患者预后差。结论: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 L提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血浆Kal水平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王宏斌胡羽进
-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
- 急性胰腺炎发作后促炎细胞因子在诱导脂肪分解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作后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脂代谢指标与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促炎细胞因子在诱导脂肪分解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根据急性胰腺炎发作后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将其分成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组(28例)和糖代谢正常(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NGM)组(70例)两组,检测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和甘油三脂(TG)、甘油(Glycerol)、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等脂代谢指标,在控制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吸烟等变量后对促炎细胞因子和脂代谢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了解其相互关系。结果急性胰腺炎发作后AGM组患者的血浆甘油水平随IL-6水平的升高而增加103.4%(P=0.021),而游离脂肪酸随IL-6水平升高而减少7.2%(P=0.005)。此外,AGM组患者的血浆甘油三脂水平随TNF-α的增加而减少134.1%(P=0.025),但游离脂肪酸水平随TNF-α水平升高而增加314.2%(P=0.025)。但NGM组患者的各脂质代谢指标与IL-6及TNF-α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促炎因子诱导的脂肪分解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作为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脂肪分解的驱动节点,这种调制或控制脂肪分解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糖尿病治疗方式。
- 胡羽进王宏斌陈景荷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促炎细胞因子脂肪分解糖尿病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4年
- 赵秋绒白志生郑广生王宏斌杨朴李珑
- 关键词:美托洛尔慢性心力衰竭
- 82例胸痛患者症状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痛症状与冠心病的符合率。方法:将82例住院的胸痛患者分为典型胸痛和不典型胸痛,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分析典型胸痛和不典型胸痛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典型胸痛的灵敏度38%、特异度87.5%、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47.5%;不典型胸痛的灵敏度62%、特异度12.5%、阳性预测值52.5%、阴性预测值17.4%。典型胸痛的冠脉造影阳性率为82.6%,不典型胸痛为52.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胸痛症状,这对于基层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尤为重要。对于疑是冠心病的,应及时做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诊断。
- 王宏斌赵秋绒
- 关键词:胸痛症状冠脉造影造影结果患者症状不典型胸痛阴性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