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2篇新生儿
  • 2篇胎儿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分娩
  • 1篇蛋白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罗哌卡...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不规则出...
  • 1篇阴道超声
  • 1篇阴道流血
  • 1篇硬膜

机构

  • 9篇包钢集团第三...
  • 1篇呼和浩特铁路...

作者

  • 9篇张江萍
  • 4篇赵莉萍
  • 3篇郭志利
  • 2篇宫晓玲
  • 1篇何海英
  • 1篇龙艳芬
  • 1篇孟晓涛
  • 1篇乌兰图雅
  • 1篇王永兰
  • 1篇魏凯
  • 1篇赵丽凤
  • 1篇赵丽萍
  • 1篇吕芳
  • 1篇吴高娃
  • 1篇刘利军
  • 1篇杨雅琴
  • 1篇常进科

传媒

  • 4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先兆流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与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与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的关系,及其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先兆流产患者(先兆流产组)、4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以及46例保胎成功患者(保胎成功组)、14例保胎失败患者(保胎失败组)血清中的IL-6、IL-8水平。结果①先兆流产组血清IL-6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保胎成功组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降低、IL-8水平升高可能与先兆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IL-6、IL-8可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宫晓玲张江萍赵丽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先兆流产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孟晓涛张江萍魏凯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子宫黏膜下肌瘤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不规则出血经腹部超声检查
腹壁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2006年
郭志利张江萍赵莉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口会阴切口盆腔脏器剖腹产率切口瘢痕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及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150例先兆早产病例分析,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和测量宫颈长度联合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包钢三医院产科门诊急诊诊断为先兆早产需住院保胎治疗的孕妇150例,测定其阴道分泌物中fFN及部分病例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追踪病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病例中,37例fFN阳性,阳性率为24.67%,37例fFN检测呈阳性者在7、14d和37周内分娩,分娩率分别为18.92%,37.83%,46.65%;阴性者则分别为0%,0%,3.57%。对于7、14d和37周内分娩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00.0%和96.46%。同时98例孕妇进行了宫颈长度的测量,22例孕妇的宫颈长度≤26mm,其18例在7d,14d,37周内分娩,其分娩率为22.72%,40.91%,81.82%。二者同时异常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81.70%、阳性预测值为92.30%、阴性预测值为94.37%。结论 (1)fFN呈阳性对预测早产有一定价值,宫颈长度超声测量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早产预测手段;(2)宫颈长度测量与fFN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早产预测的准确性。
张江萍郭志利赵莉萍乌兰图雅宫晓玲吕芳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超声检查子宫颈长度早产预测
173例异位妊娠分析
2001年
龙艳芬张江萍
关键词:异位妊娠急腹症误诊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安全、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16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2μg/mL,首量6~10mL,以后8~12mL/h或待下次疼痛时注入8~12mL,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完全消失或是轻微疼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利于产程进展,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吴高娃张江萍杨雅琴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368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产程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自愿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68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无痛分娩组与同期未采用无痛分娩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组镇痛有效348例,占94.55%,镇痛效果明显;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时间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效果确切,对母婴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
郭志利张江萍赵莉萍常进科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APGAR评分
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谱及死亡疾病的年代变化趋势,为今后新生儿疾病的医疗及孕产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2005年住院新生儿病例以早产儿、窒息、HI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感染性疾病与颅内出血为主,分别占27.22%、17.90%、14.64%、10.20%、6.21%;最多见的死亡原因是窒息和早产,新生儿窒息占新生儿病死率的13.73%,早产儿占新生儿病死率21.57%。结论:在新生儿中应加强对早产儿、窒息、HIE、感染性疾病与颅内出血疾病的防治。
刘利军何海英张江萍赵丽凤王永兰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13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2001年
张江萍赵莉萍高小非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胎儿窘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