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跃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前列腺
  • 4篇泌尿
  • 4篇泌尿系
  • 4篇泌尿系肿瘤
  • 4篇活血
  • 4篇骨折
  • 3篇疼痛
  • 3篇前列腺癌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膀胱
  • 3篇META分析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血汤
  • 2篇腰椎
  • 2篇预后

机构

  • 18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靖江市中医院
  • 3篇江苏省靖江市...
  • 2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28篇田跃军
  • 11篇王志平
  • 7篇洪梅
  • 5篇徐彬
  • 4篇陶燕
  • 4篇郭琦
  • 4篇鲍自立
  • 4篇朱金华
  • 4篇刘星辰
  • 4篇刘伟
  • 3篇孟瑞霞
  • 3篇彭程
  • 3篇代宇
  • 3篇徐涛
  • 2篇孙宣
  • 2篇卢建中
  • 2篇尚攀峰
  • 2篇董治龙
  • 2篇丁楠
  • 2篇李明国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循证医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6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RT1在前列腺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IRT1在物质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细胞生存、增殖、凋亡、自噬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衰老、炎症、代谢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但有效治疗药物较少。SIRT1在前列腺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SIRT1激动剂和抑制剂不断发现,为前列腺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SIRT1在前列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马志明田跃军王志平翟振兴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肿瘤
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膀胱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多项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因子与肿瘤的预后有着紧密的关系,可是最近的多篇报道显示炎性因子在膀胱癌中的预后价值保持着争议性,通过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田跃军
关键词:膀胱癌临床预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HELLP综合征二例诊治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报道2例HELLP(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综合征患者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系统复习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早期预警标志、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避免误漏诊,早期获得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总结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妊娠早中期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例1患者妊娠晚期出现血小板计数低下,肝酶升高,总胆红素异常,为本病诊断提供了线索;例2患者妊娠晚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是HELLP综合征患者高危人群。2例均为终止妊娠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过药物及肾脏替代(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治疗,例1患者至今未脱离腹膜透析治疗,例2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结论 HELLP综合征患者,及时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缓解HELLP综合征、降低病死率非常关键,HELLP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早期预警措施非常有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且病情恶化迅速。
孟瑞霞田跃军张育榕杨艳马潇王梅
关键词:HELLP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文献复习
祛风活血汤治疗颈椎病68例被引量:1
2001年
田跃军
关键词:祛风活血汤颈椎病中医药疗法疗效
LncRNA与肾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IncRNA是一组内源性,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单位,缺少特异性开放阅读框,几乎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也称为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水平等方面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IncRNA有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并与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田跃军洪梅陶燕郭琦王志平
关键词:肾细胞癌药物靶点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顺序与策略被引量:5
2016年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大多数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去势治疗(ADT)是目前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在经历18-24个月的中位有效期之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激素抵抗大多数患者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并且多数患者伴有骨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虽然多西他赛一直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仍然是一大难点。近几年一些新药物的出现,一些大型临床研究的支持,使得对mCRPC的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合适的治疗策略、治疗顺序仍有很大的争论。在此篇综述中将对mCRPC的治疗进展做一个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治疗策略。
龚玉雯庞阳阳景锁世彭程田跃军王志平
关键词: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
全内窥镜技术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全内窥镜镜下切除椎间盘对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全内窥镜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25~69岁,平均41.46岁。从术前与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三个方面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均得到缓解。VAS评分术前(8.63±0.75)分,术后(1.75±1.24)分,术前及术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86.54±4.25)%,术后(21.32±2.25)%,术前及术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8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结论全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鲍自立倪建平田跃军顾军孙宣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步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28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四步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四步疗法(优值颈椎牵引、拇指整脊手法、口服氨基葡萄糖、针刀松解)进行治疗。结果 28例经2~3个疗程治疗后,优18例、良8例、差2例,总有效率达92.9%。结论 四步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田跃军徐彬朱金华鲍自立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刀松解
甘肃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前列甘肃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方法 以该地区3家省级医院2010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发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发病特点、治疗方式、随访情况的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情况。结果 5年来3家医院共计收治前列腺癌患者915例,年龄为38~96岁,平均71.2岁;血清PSA浓度〈4 ng/ml 49例,4~10 ng/ml 89例,10~20 ng/ml 44例,20~100 ng/ml 317例,〉100 ng/ml 416例;病理确诊患者879例,占96.1%;接受治疗患者882例,占96.4%,其中,药物内分泌治疗825例,占所有接受治疗患者的93.5%。根据血PSA值及转移灶情况,属于稳定期患者约占71%,有27%的患者属于进展期。在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80%患者无生化或临床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 早期前列腺癌确诊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流,而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李明国李卫平田跃军李亚玮杨旭凯洪梅王养民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内分泌治疗根治性手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截至2016年5月1日,搜集有关HIF-lα蛋白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NOS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计1503例受试者,其中前列腺癌组11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IF-lα蛋白表达水平前列腺癌组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合并比值比=14.30(95%可信区间7.41~27.60),在Whitmore-Jewett临床分期中C+D期组明显高于A+B期组,合并比值比=8.51(95%可信区间4.90~14.80),TNM临床分期中Ⅲ+Ⅳ期组明显高于I+Ⅱ期组,合并比值比=4.93(95%可信区间2.84-8.57),病理分级中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合并比值比=5.53(95%可信区间3.74.8.18),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合并比值比=7.09(95%可信区间3.87-12.9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65岁组与小于等于65岁组的对比研究发现,合并比值比=1.66(95%可信区间0.86~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无转移生存时间均有影响,合并后风险比分别为0.37(95%可信区间0.17-0.81)和9.80(95%可信区间1.50~63.86)。结论现有证据证明,HIF-1α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个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田跃军刘伟景锁世胡微薇陶燕王志平
关键词:前列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肿瘤标志物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