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杰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高邮市植保植检站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重发原因
  • 2篇纹枯病
  • 2篇小麦赤霉病
  • 2篇霉病
  • 2篇枯病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病
  • 1篇带菌率
  • 1篇稻纹枯病
  • 1篇蚜虫
  • 1篇直播
  • 1篇直播稻
  • 1篇植保
  • 1篇植保技术
  • 1篇时长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纹枯病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机构

  • 7篇高邮市植保植...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7篇朱杰
  • 3篇陈海新
  • 2篇张国林
  • 2篇徐金妹
  • 1篇刘宇
  • 1篇刘芳
  • 1篇孔祥超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全国农作物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邮市近年七(4)代褐飞虱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2005年以来高邮市水稻上七(4)代褐飞虱连续偏重发生。通过对高邮市1990年以来褐飞虱发生资料的分析,剖析近年七(4)代褐飞虱重发生的原因,认为暖秋气候、水稻生育期推迟、防治质量下降等是造成其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压前控后"、科学用药、注重用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等防治对策。
陈海新刘宇徐金妹谢加飞刘芳朱杰
关键词:褐飞虱
高邮市小麦赤霉病短期预测模型与分析
2016年
以1987~2016年高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对象,选择稻桩子囊壳带菌率和穗期气温、雨日数、雨量和高湿时长、日照时数作分析因子,通过构建回归方程和相关性分析,建立高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短期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表明,本地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与霉病菌源量的多少、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平均气温和连续高湿时长密切相关。验证了小麦赤霉病属于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为本地区开展赤霉病的短期预测预报提供数据模型,为提高防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朱杰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气温
高邮市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建议
地处江苏中部,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5.5万hm2左右,品种以宁麦13、扬麦16为主,约占全市小麦面积的70%.受小麦抽穗扬花期适宜气候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我市赤霉病频繁发生危害,发生程度明显偏重,严重制约高邮市夏粮的...
朱杰张国林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病理机制病害防治
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2014年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性较好,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显著,每667m2用20g处理药后7d防效为73.67%,药后14d防效为80.71%,远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EC、5%井冈霉素AS处理。该杀菌剂在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王玉凤黄素霞郑志洪朱杰张国林孔祥超
关键词:嘧菌酯水稻纹枯病
高邮市直播稻扩种原因分析及配套植保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分析了江苏省高邮市直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杂草发生、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对直播稻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陈海新朱凤生谢加飞朱杰
关键词:直播稻扩种植保技术
提高县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的途径
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面临的情况,对如何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提高预报准确率、努力控制病虫危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海新徐金妹谢加飞朱杰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发生
文献传递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方法]2016—2017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不同处理拌种对小麦出苗率、生长情况(株高和鲜重等)、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600 g/L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拌种处理对小麦安全,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较小,药剂处理小麦种子的平均出苗率为76.38%~78.87%,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600 g/L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能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蚜虫为害(可能与蚜虫发生轻有关),对小麦苗蚜和穗蚜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3.72%~89.92%和74.63%~76.12%;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拔节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的防效分别为42.11%和50.82%,白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结论]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钱宏霞谢加飞朱杰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小麦蚜虫小麦纹枯病拌种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