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应用于超声临床检查的辅助托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声临床检查的辅助托架,包括安装板、伸缩杆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截面呈T形的薄板,安装板左段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上端转动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段为滑轨,滑轨上设置滑槽,滑槽...
- 张小霞孙永梅万珍珍侯红亮李刚韩巧卢晓春
-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包裹性积液是由于炎症或手术后引起的,随着妇科手术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术后盆腔出现包裹性积液、积脓等的发生率也较开腹手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报道,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常无效或时有复发。我院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孙永梅张思筠
- 关键词:盆腔包裹性积液
-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盗血等症状的发生情况,为脑卒中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筛查的脑卒中患者2341例,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检查,使用Esaote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和椎动脉(VA)血管内径以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光滑程度、斑块以及狭窄、闭塞、盗血等异常情况。结果:结合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等相关系数,各年龄组斑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是男女性55~70岁为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高峰期,其中,男性占检查人数的59.02%,女性占53.25%,女性发生数相对男性来说患病率略低。男女不同性别之间的斑块发病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盗血、闭塞发病亦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9~70岁为发病高峰期。结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是评估颈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治疗手段的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的评价中起着关键作用。
- 叶桂芬刘宗艳孙永梅卫颖何静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 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体会。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选择不同的体位以及相应的穿刺针或活检针,行穿刺诊断及抽吸硬化治疗,对实质性包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或弹射式活检枪取材并送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经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治疗252例,治愈101例,治愈率93.5%,总有效率100%,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结论: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各种穿刺操作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实时性、准确性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部分项目已代替了CT、X生线下的介入操作。
- 张思筠孙永梅
- 93例超声引导下在复杂性宫腔内操作的实践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诊刮术、清宫术和取环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清宫术常采用的负压吸刮术或钳刮术,一般情况下医师凭经验和手下的感觉判断器械进入宫腔的位置及手术的效果,但在伴有子宫位置过度前屈、后倾、后屈、子宫肌瘤或子宫先天发育畸形等特殊情况时,清宫术如在非直视条件下进行,
- 孙永梅刘颖
- 关键词:超声引导清宫术
- 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检查不同分娩方式女性产后盆底结构差异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检查不同分娩方式女性产后盆底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44例,阴道分娩)与观察组(44例,剖宫产)。对所有产妇产后6~8周进行盆底结构检查,并采取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比较两组产妇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下前腔室超声参数、盆膈裂孔超声参数,观察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异常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两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Valsalva状态下,且观察组患者在任何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且两种状态下两组患者左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的逼尿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尿道内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超声参数:两组产妇在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等参数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Valsalva动作下盆膈裂孔超声参数:观察组产妇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等参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有效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女性产后盆底结构情况,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影响更大,临床可综合考虑,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 杨明环韩巧卢晓春孙永梅
- 关键词:不同分娩方式三维超声技术
- 临产期UTA及胎儿MCA与新生儿Apgar评分相关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临产期孕妇的UTA及胎儿MCA的血流参数变化与新生儿Apgar不同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临产期UTA与胎儿MCA联合诊断不同分级胎儿宫内窘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1例临产孕妇UTA及胎儿MCA的PI、RI、S/D等血流参数常规进行测量,产后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评分标准为10~8分的为正常组,7~5分的为轻度窒息组,≤4分以下的为重度窒息组。以正常组为对照组,以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为观察组,对比各组UTA及胎儿MCA的PI、RI、S/D的血流指标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临产期胎儿MCA/Ut A-PI、MCA/Ut A-RI、MCA/Ut A-S/D测值随着新生儿评分的降低逐渐减低,以轻度窒息组MCA/UtA-PI减低最为显著,与正常组对照显著差异(P <0.05)。其中MCA/UtAPI <1.55、MCA/Ut A-RI <1.39、MCA/Ut A-S/D <1.61可以作为诊断轻度窒息的临界值,结论:UTA和MCA联合对早期诊断临产期胎儿宫内窒息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因重度窒息组收集到的数据太少,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对照分析。
- 孙永梅张小霞杨明环卫颖何静
- 关键词:临产期MCA
- 盆底超声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膀胱颈活动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膀胱颈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130例,产妇康复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超声膀胱颈活动度的观察及盆底肌力的检测,然后比较两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下移距离缩短(6.49±1.33)mm、静息状态膀胱后角缩小(8.98±2.2)。、Valsalva状态下膀胱后角缩小(12.24±0.03)°、Valsalva状态下膀胱旋转角减小(17.45±4.19)。,阴道肌电压提升(7.75±1.60)μV、阴道肌张力提升(35.59±3.21) cmH2O、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增加(5.2±0.50) c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增加(13.35±1.41) cmHg,夜尿次数下降(1.24±0.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康复治疗对于膀胱颈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康复治疗前后观察盆底超声对膀胱颈活动度结构的影响,结合盆底肌力变化的情况,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操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明环孙永梅万珍珍
-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
-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发生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盗血等异常发生概率,提出提前预防的年龄段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筛查的5091例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
- 叶桂芬刘宗艳孙永梅卫颖何静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
- 超声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对半月板损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日立-EUB-420型B超仪线阵探头。频率为5MHz、7.5MHz,对33例临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并与术中病理所见相比较。结果超声诊断为外侧半月板损伤1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2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3例,诊断符合率为81.8%。结论超声检查半月板损伤具有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孙永梅周保军张思筠高富军何静祁志轶
- 关键词:超声检查半月板损伤声像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