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选择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对86例104指指尖离断患者进行再植,其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2~64岁,平均26岁。伤后至就诊时间30min~12h,断指缺血时间2.5~12h,术前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4种再植方法:①吻合双侧指固有动脉,指根部结扎一侧指固有动脉的断指再植,37指;②动-静脉转流方式的断指再植,27指;③只吻合指动脉的断指再植,24指;④去表皮囊袋法再植,16指。结果:86例104指,成活102指,伤指成活病例中75例(92指)获得随防,时间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2例,良19例,差4例。结论:依据显微镜下清创所见离断指尖动脉损伤状况,选用不同的再植方式,有助于扩大指尖再植适应证,提高再植成功率。
- 卫建民孙军锁焦小虎景斗星何伟靳文阔陈时高
- 关键词:指损伤软组织损伤静脉再植术
- 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足拇外翻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评价分析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足拇外翻的手术技术与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62足)轻中度足拇外翻行第1跖骨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拇内收肌腱切断、籽骨悬韧带松解+外侧关节囊松解)手术,术后疗效采用美国足踝AOFAS评分评价,记录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VA)与第1、2跖骨间夹角(IMA)角度以及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籽骨位置变化。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13(10~17)个月。患者末次随访时HVA角度为(10.51±4.26)°,与术前的(29.43±5.26)°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01)。末次随访时IMA角度为(6.81±2.31)°,与术前的(13.16±2.30)°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P=0.001)。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为(88.20±6.5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0.30±1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01)。末次随访时胫骨籽骨位置变化,不正常位置组(Ⅴ~VII级)的比例为6/62,与术前的31/62比较,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 <0.001)。患者无临床复发症状。结论采用Chevron截骨联合远端软组织松解术可以去除拇外翻致畸因素,恢复跖趾关节匹配性,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 靳文阔孙军锁景斗星任红杰陈时高梁嘉樑何伟
- 关键词:拇外翻
- 一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并动脉灌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局部滴注负压引流、动脉灌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7-07—2013-06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局部滴注负压引流、动脉灌注治疗9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9例术后骨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次植皮愈合外,余8例均一期愈合。皮瓣供区均予刃厚皮片植皮后一期愈合,取皮区均愈合良好,有色素沉着。骨折临床愈合后患肢负重行走功能良好,远期效果良好,无骨髓炎复发,骨质愈合良好。结论 针对慢性骨髓炎病理,采用广泛切除病灶,取带血运骨质及皮瓣移植,配合局部滴注负压引流及动脉灌注3种治疗措施,不失为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 景斗星孙军锁靳文阔陈时高梁嘉樑何伟蔡雅楠王铁涛
- 关键词:胫骨骨髓炎负压引流动脉灌注
- 踝关节融合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创伤性关节炎又名损伤性骨关节炎或外伤性关节炎,是由于外部创伤造成的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以及激发增生软骨并骨化的一种病理性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1]。而踝关节是由胫骨以及距骨之间的第二个关节以及胫腓骨之间的骨间韧带组成一种复杂的结构,而且70%的踝关节炎是由创伤后产生的,其中以旋转性踝关节骨折最为常见,剩余的则是由于慢性韧带排列不稳定、炎症、神经病变或系统性以及特发性疾病引起的。
- 何伟梁吉东
- 关键词:病理性变化创伤性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损伤性距骨
-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股沟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股沟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手部创面修复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采取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采取股沟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NF-γ、IL-6、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瓣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提升皮瓣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梁吉东欧学海何伟
- 复杂手掌离断异位寄养再植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复杂手掌离断异位寄养再植治疗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 方法 2013年3月,收治1例复杂手掌旋转撕脱离断伤,精心设计手术方案,采用一期异位寄养再植,二期寄养手回植,三期伸肌腱移植修复重建,四期屈肌腱移植重建修复、指掌侧神经移植重建修复.在分析该病例资料的基础上,回顾相关文献. 结果 离断手掌寄养回植后完全成活,7个月后随访,回植3指指掌侧粗感觉部分恢复,手指活动度尚可. 结论 肢体离断异位寄养再植为挽救肢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此方法手术复杂,次数多,患者所承受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较重,再植后肢体功能差,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评估患者所能承受的能力.
- 景斗星孙军锁王铁涛靳文阔陈时高梁嘉樑何伟蔡雅楠
- 关键词:异位寄养再植
-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1诊治的8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自体髂骨颗粒经通道植骨、3枚空心钉加压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8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足背外侧麻木,3个月后麻木症状消失。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6~14)个月。踝关节均达到完全骨性融合,术后X线片及CT显示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时间为4~8个月。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正常,踝关节无肿胀及明显疼痛。末次随访时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73~97分,其中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通道植骨、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踝关节内环境破坏小、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者需熟练掌握关节镜操作技术。
- 景斗星于继岗靳文阔梁嘉樑何伟董永奇
- 关键词:距骨缺血性坏死关节镜踝关节融合术空心钉植骨融合
- Weil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小切口术后转移性跖痛症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小切口术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的原因及采用Weil截骨术治疗该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5-11采用Weil截骨术治疗的5例足拇外翻小切口术后转移性跖痛症。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1~19)个月。术后4例跖痛完全消失,1例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第2跖骨头长时间负重行走后轻度不适。术前AOFAS评分为(55.67±5.26)分,末次随访时为(92.4±1.56)分。术后截骨处均愈合良好,无骨坏死、骨不愈合发生。结论 Weil截骨术可有效调节跖骨长度和跖骨头高度,改善疼痛跖骨头下应力分布,其治疗第1跖趾关节功能良好、跖骨短缩少的足拇外翻小切口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靳文阔何伟蔡雅楠任红杰孙军锁张黎高婷婷
- 关键词:足拇外翻小切口
- 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 孙军锁景斗星陈时高靳文阔梁嘉樑何伟王铁
- 骨缺损(Defect of Bone)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虽然内固定耗材的发展及医疗技术发展,对骨折治疗效有突破性进展,但临床上仍有5%-15%的骨不连、骨感染、骨缺损发生,治疗骨不连、骨感染、骨缺损依然是临床面临的重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折治疗
- 不同灌流方式下动脉化静脉皮瓣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和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两种灌流方式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行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病人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倒置吻合组(40例)和非倒置吻合组(40例),分别采用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和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灌流。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皮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反应分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倒置吻合组和非倒置吻合组病人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2,P=0.725);倒置吻合组和非倒置吻合组术后皮瓣成活率分别为85.0%,97.5%,非倒置吻合组显著高于倒置吻合组(χ~2=3.914,P=0.048);非倒置吻合组病人术后皮瓣反应分度显著优于倒置吻合组(χ~2=8.143,P=0.025);同时两组病人对于皮瓣外形、手部功能和供区恢复程度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灌流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术后皮瓣反应分度,价值优于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
- 何伟陈时高景斗星蔡雅楠杨森王铁涛孙军锁
- 关键词:动脉化静脉皮瓣血液灌流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