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作品数:49 被引量:32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矿业工程 更多>>
可吸收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一年间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87名患者划分为两组,试验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然后对术后24小时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术后1d、3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D-二聚体)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总出血量、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d、3d各项凝血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较安全,不影响全身凝血系统。 康健 冯万立 程蕾 王小明 卫建民关键词:腰椎后路 出血量 PTED与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椎间孔镜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PTED)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ACDF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关节JOA活动度(JOA)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颈椎活动度等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PTED治疗单节段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比ACDF更显著,且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改善症状及体征的效果更好。 陈广儒 卫建民 夏斌 段豪 王军峰 王小明关键词:颈椎 椎间盘 椎间孔 髓核摘除术 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植骨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植骨管组件,包括打压杆,打压杆的右侧设置有植骨漏斗,植骨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内部设置有透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按压板向下移动,按压板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推杆推动三角块移动... 冯万立 张宇飞 王小明 王芳 毕海亮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微创病灶清除、异体骨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病灶清除、异体骨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对资料完整并获得36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各11例;平均年龄(54.1±10.2)岁;平均病程(5.3±1.9)个月。均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病灶清除、异体骨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卧床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结核治愈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临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6~48个月,平均(41.9±2.5)个月。虽然术后3个月病变节段后凸角度并未改善( t=0.3546,P=0.7029),但术中失血量少[(30.5±7.9) ml],术后止痛药用量低[(0.3±0.1) g],卧床时间短[(1.5±0.3) d ]。22例患者术后结核病灶均获得治愈且无复发。除1例患者外,其余21例(95.5%)患者植骨均达到2级以上融合。术前存在神经放射痛的患者术后均明显缓解,3例术前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术后1和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SF36各项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早期生活质量优秀。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0%,患者对治疗过程及疗效满意。结论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微创病灶清理、异体骨植骨联合经皮内固定可能是很有潜力的脊柱结核治疗方法,可作为其他治疗措施的有力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 张正平 王凯军 王小明 王新刚 陈广儒 冯万立 赵勤鹏 刘团江 郭华 卫建民 郝定均关键词:腰椎 结核 脊柱 内窥镜检查 脊柱融合术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探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72例,按收治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为观察组(4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VAS及JOA评分均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滑脱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陈广儒 卫建民 夏斌 段豪 王军峰 王小明关键词:腰椎管 神经根管 疗效 低浓度硬膜外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31椎间隙行低浓度硬膜外麻醉下PTED手术,L4~5间隙21例,L5~S1间隙10例。手术在C臂机透视下,通过穿刺到达病变椎间隙节段的椎间孔,通过椎间孔镜行髓核摘除。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术后下肢症状无缓解,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部分病例复查MRI见突出的髓核已摘除。术前VAS评分为7.19±0.84,术后1天VAS评分为0.91±0.86,术后3天为1.23±0.91,术后1周为1.04±0.87;术后3个月、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都在0~2范围;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术后不同时间节点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术后6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优21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可靠。 王亮 卫建民 王小明胃癌267例内镜分析 2001年 王颖 王小明 逯爱荣关键词:胃肿瘤 内窥镜术 胃癌 病例分析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16例 2010年 目的:观察斜角肌切断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6例16侧诊断明确,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行斜角肌切断术治疗,并随访6月至4年。结果:13例患者3月内症状缓解,麻木感消失、肌力回复、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患者有夜间上臂疼痛,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1例患者术后症状无减轻,患侧上肢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受限。结论:斜角肌切断术能很好地缓解前斜角肌综合征的各种症状,是诊断明确的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卫建民 王小明 王凯军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除手术之外均给予正规四联口服药物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病椎融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130.31±20.22)min、(53.85±17.63)m L、(9.83±1.16)d,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177.35±30.82)min、(507.52±36.74)mL、(18.86±1.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椎融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SR[(9.18±3.42)mm/h vs(27.84±5.22)mm/h]、CRP[(10.55±3.61)mg/L vs(35.36±5.73)mg/L]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56±3.28)分vs(9.4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1±0.82)分vs(3.57±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 冯万立 王小明 王新刚 王军峰 卫建民关键词:脊柱结核 C-反应蛋白 一种用于脊柱内镜的操作通道以及支撑架 本发明涉及脊柱内镜手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脊柱内镜的操作通道以及支撑架,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一个伸缩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设... 冯万立 王芳 王小明 吕会强 王新刚 张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