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婧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护理
  • 3篇肠梗阻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脑血
  • 2篇计算机断层
  • 2篇计算机断层扫...
  • 2篇腹部
  • 2篇CT检查
  • 2篇肠梗阻诊断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理健康
  • 1篇行为疗法
  • 1篇血管病

机构

  • 14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渭南职业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王婧
  • 3篇席建平
  • 3篇杨宝军
  • 3篇王晓娟
  • 3篇乔俊霞
  • 3篇刘文涛
  • 2篇姚德平
  • 1篇强永乾
  • 1篇吕昕
  • 1篇何芳
  • 1篇张敏楠
  • 1篇魏秀娟
  • 1篇王明利
  • 1篇马燕妮
  • 1篇王婧

传媒

  • 7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贵州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患有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所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患有脑血管病变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B组患者生活治疗的巴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患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魏秀娟王晓娟王婧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脑血管病变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膝关节内骨折患者100例,给予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对膝关节骨折的检出率高于DR检查(P<0.05);CT三维重建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DR检查(P<0.05);CT三维重建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特异性显著低于DR检查(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的诊断价值比DR的诊断价值高(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可提高膝关节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骨折分型,值得临床推广。
马新王婧席建平杨宝军刘文涛胡剑非王谦
关键词:骨折膝关节CT三维重建
64排CT脑灌注联合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研究64排CT脑灌注(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病理学检查、64排CT脑灌注检查、血管造影检查以及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和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结论 联用64排CT脑灌注和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早期脑血栓的确诊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婧张敏楠
关键词:脑血栓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百乐眠胶囊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联合百乐眠胶囊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睡眠质量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PS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CBT-i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乐眠胶囊。比较两组的睡眠状况、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的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清5-HT、MLT水平均升高,DA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i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PSSD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王晓娟刘少妮徐慧徐璐王婧
关键词:百乐眠胶囊
避孕健康指导降低人工流产后妇女再次流产率应用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避孕健康指导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流产率的效果,以期提升育龄女性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健康指导方法,采用人流术后注意事项告知书的形式发放术后避孕相关知识的宣教;试验组患者采用专项避孕健康指导对患者术前避孕情况进行了解,术后按照WHO制定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PAC)中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内容进行避孕健康指导,随访期进行生殖健康综合指导。采用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了解患者再次妊娠时间、流产率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情况、人流术前避孕情况、计划生育时间、对避孕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流产方式、教育背景、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对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3例,2例再次实施人流手术,再次人流手术率5.56%,对照组再次意外妊娠12人,再次人流手术9人,再次人流率25.00%,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率、再次人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流术后对患者实施避孕健康指导,能明显降低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几率,提高育龄女性的健康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马燕妮王婧
关键词:人工流产
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RC)旁肿瘤沉积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CRC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全腹部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病灶旁肿瘤沉积表现,并对肿瘤沉积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共计82例患者全部完成检查,其中44例患者的CT平扫结果显示病灶周围存在短径>5 mm的结节灶,确诊为肿瘤沉积;其余38例患者并未显示出病灶周围存在短径>5 mm的结节灶,暂无肿瘤沉积表现。肿瘤沉积患者与无肿瘤沉积患者的CT检查显示肿瘤短径、长径、最大径以及长短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发病部位:结肠脾曲13例、结肠肝曲16例、升结肠14例、降结肠12例,直乙状结肠11例、直肠癌16例。CRC患者的CT平扫结果可观察到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癌旁肿瘤沉积现象,部分肿瘤沉积密度不均匀,严重的可出现坏死,主要形态表现为毛刺或分叶状。肿瘤沉积CRC患者的平扫CT值、动脉期强化CT值、静脉期强化CT值明显高于无肿瘤沉积患者(P<0.05)。结论CRC患者肿瘤沉积在CT检查过程中可表现出与其他结节类似的特征;与无肿瘤沉积的患者相比,肿瘤沉积患者的CT值出现上升;目前并无肿瘤沉积成因的确切报道。
陈丽丽王婧王谦刘文涛杨超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
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与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脑循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2周、1个月、3个月卒中后抑郁发病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2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预后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婧王晓娟吕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梗死抑郁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128层螺旋CT成像头颈部血管造影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成像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成像检查(CTA)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 8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经DSA确诊为炎性病变者68例,CTA检查诊断为头颈部血管阳性病变者65例,CTA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94.12%、91.67%、93.75%、98.46%、73.33、6.25%、9.09%。DSA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类型构成与CTA诊断疾病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席建平刘文涛杨宝军王婧马新马晨
关键词:128层螺旋CT
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SCT与MRI特征性表现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SCT与MRI的特征性表现。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NIP病例10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使用MSCT和MRI进行检查诊断,比较MSCT和MRI检查NIP的定性判断结果和病变分期结果。并分析二者的检查特点。结果 MSCT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35%(35例),分期符合率为40%(40例),骨质符合率为95%(95例);而MRI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65%(65例),分期符合率为60%(60例),骨质符合率为60%(60例)。MSCT定性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MRI,骨质符合率明显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分期符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准确定性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并且对病变分期诊断结果和手术相符合;MSCT则有利于观察骨质结构,有利于观察鼻腔鼻窦解剖变异情况,可有效判断骨质受损的程度,可为手术提供通道选择依据。
王婧乔俊霞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MSCTMRI
CT和腹部X线对于不同人群肠梗阻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CT和腹部X线平片对不同人群肠梗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患者198例的CT检查和腹部X线临床检查资料。结果螺旋CT对儿童和成人的梗阻诊断、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以及肠绞窄或继发性肠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P<0.01)。腹部X线对儿童梗阻诊断、梗阻原因和梗阻部位的检出率与成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对不同人群的肠梗阻诊断、原因、部位以及肠绞窄或继发性肠缺血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腹部X线。腹部X线诊断儿童肠梗阻和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与成人比较,差异显著。
乔俊霞姚德平陈丽丽王婧吴峰祝伟程
关键词:肠梗阻CT腹部X线平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