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洲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疗效
  • 2篇寻常疣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炎症反应综合...
  • 2篇野菊
  • 2篇全身
  • 2篇全身炎症
  • 2篇全身炎症反应
  • 2篇全身炎症反应...
  • 2篇综合征
  • 2篇外科
  • 2篇急腹症
  • 2篇反应综合征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电化学
  • 1篇信号

机构

  • 12篇唐山市丰润区...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李广洲
  • 4篇张晓静
  • 3篇蒙国光
  • 2篇李倩
  • 2篇张文丽
  • 1篇杜建华
  • 1篇李东冰
  • 1篇张宇新
  • 1篇范军
  • 1篇贾莉
  • 1篇尹国君
  • 1篇常瑜
  • 1篇刘金刚
  • 1篇王丽华
  • 1篇董海波
  • 1篇于小翠
  • 1篇郭建勇
  • 1篇巩振兴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肝囊肿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肝囊肿疗效,探讨安全简单的囊肿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肝囊肿(包括多囊肝)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引流管行囊肿穿刺、引流、灭能术治疗,用无水乙醇对囊肿壁灭能2~3次。结果 60例患者中囊肿消失痊愈56例,痊愈率93.3%,囊肿明显缩小(直径<1/3)但仍残有囊腔3例,总有效率98.3%。复发1例,复发率1.7%。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广洲张晓静
关键词:经皮穿刺置管肝囊肿
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5年
研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在普通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普通外科手术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10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2.5mg/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IU/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静脉滴注尿激酶20万IU/d。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水平、血栓大小(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下肢肿胀程度采用患健侧周径差与健侧周径的比值计算,测量部位包括小腿最粗处、膝关节上10cm、踝关节三处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下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水平、血栓大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在小腿、膝上、踝部的肿胀程度分别为(8.2±2.1)%、(6.5±1.8)%、(4.2±1.3)%,D-二聚体为(0.83±0.21)mg/L,血栓长度、宽度、厚度分别为(2.3±0.8)cm、(0.8±0.2)cm、(0.4±0.1)cm,均优于对照组的(16.4±3.7)%、(13.1±3.2)%、(8.5±2.6)%和(1.47±0.35)mg/L、(4.2±1.1)cm、(1.2±0.3)cm、(0.7±0.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2/50)和2.0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轻度皮下出血或齿龈出血,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对普外手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实施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症状,降低D-二聚体水平,促进血栓溶解,临床疗效确切;且未增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广洲
关键词:普外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
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5年
研究肠外营养支持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我们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在我们医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00名患者中随机选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对照组接受标准术后营养支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选用市售肠外营养制剂,由外周静脉给予,初始速度20ml/h,逐渐加量至80ml/h,维持2000—2500ml/d,持续7—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涉及肠道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比较术前1天、术后1周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肺部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出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值小于0.05)。术后1周及出院时,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9.6±3.3)g/L和(33.7±3.6)g/L,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83.2±39.4)mg/L和(209.2±51.3)mg/L,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4/50)(P<0.05)。术后1周,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普通外科手术后,为患者提供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过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维持较好的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这一方法是非常值得的。
李广洲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
p38信号通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大脑皮层COX-2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p38信号通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大脑皮层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假手术组各15只。抑制剂组、模型组分别将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入胰腺制备SAP大鼠模型,造模后5 min于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及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胰腺数次立即缝合腹壁,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造模后24 h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COX-2和磷酸化p38(p-p38),计算其平均光密度(IOD)值。结果抑制剂组pp38、COX-2蛋白表达的IOD值分别为7.5±0.9、7.5±1.1,模型组分别为18.3±1.3、13.3±3.0,假手术组分别为2.1±0.3、5.3±1.0;三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p-p38与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61,P<0.05)。结论 p38信号通路具有调控SAP大鼠皮层COX-2表达的作用,抑制该通路可下调COX-2表达。
蒙国光李广洲张宇新
关键词:胰腺炎脑损伤P38信号通路环氧化酶2
参芪健肠组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付同娟郭建勇范军尹国君马芳敏刘金刚巩振兴王丽华李广洲张晓静
该研究经临床筛选健脾、消胀、止泻止痛等功效药物,研制成“参芪健肠组方”组方合理,配伍独特,符合中医基础理论,突出中医药特色。该研究采用“参芪健肠组方”与黄连素、思密达对比,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用药与单纯马来酸曲美布丁对比研...
关键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症中医理论
马蓝野菊汤联合自体疣种植术治疗寻常疣疗效观察
2010年
张晓静李广洲
关键词:中药疗法汤剂马齿苋野菊花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利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内痔及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218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d后症状消失,痔核萎缩消失。随访半年复发66例。结论: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可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内痔及混合痔。
贾贺宽李东冰贾莉李广洲董海波
关键词:电化学
呋喃坦啶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3年
呋喃坦啶主要成份为呋喃妥因,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都有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特别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引起的急性尿路感染疗效较好。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血药浓度很低,不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但尿中浓度高,一般剂量下可达50-250mg/L以上。在过去的50多年里,呋喃坦啶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纳差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少见抗药性。在这里我们报道一例罕见的由呋喃坦啶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朱世纯张文丽李倩蒙国光李广洲杜建华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探讨腹腔镜作用于普外急腹症患者治疗的具体表现。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6月12日至2024年3月27日期间收治的200例普通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我们筛选了符合普通外科急腹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确保个体因素不会干扰治疗效果。共选取了20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100名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样包括100名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主要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视觉模拟评分、PRS术后恢复评分、AAS急腹症评分量表、APS腹痛评分量表,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急腹症治疗的实际干预情况。结果 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四个治疗后评估阶段中,实验组的VAS评分为1.99±0.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6±0.17,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实验组的RPS术后恢复评分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4,提示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实验组的AAS急腹症评分为22.51±0.35,APS腹痛评分为2.08±0.12,均低于对照组的45.32±0.17和4.72±0.27,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急腹症和腹痛症状显著较轻。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急腹症康复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方案对于普通外科急腹症治疗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方案,腹腔镜手术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腹症症状,因此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李广洲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腹症
血浆PTX3检测在预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血浆正五聚素(pentraxin 3,PTX3)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PTX3在预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7例符合SIRS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分别于入院当日(0 d)及入院后1、5 d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TX3的血浆浓度,并设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予以比较。结果:107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组患者血浆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并发SIRS时,PTX3表达增多,其升高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
朱世纯李倩张文丽蒙国光李广洲
关键词: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