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革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根治术)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及1年、3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保肛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标本长度及远切端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年和3年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采取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有同样的远期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优先选用。
- 杨占祥张文革张晓飞李瑞春齐亚刚于永亮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开腹远期疗效
- 散结消肿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肿块期对患者PRL、NK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散结消肿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肿块期对患者泌乳素(PRL)、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NPM肿块期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散结消肿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肿块面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NK、树突状细胞1(DC1)、树突状细胞2(DC2)细胞水平及PRL、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房疼痛积分[(0.56±0.22)分vs(0.95±0.25)分]、红肿积分[(0.71±0.31)分vs(1.05±0.28)分]、肿物积分[(0.64±0.26)分vs(0.85±0.34)分]、脓肿积分[(0.34±0.19)分vs(0.51±0.22)分]、瘘管积分[(0.41±0.18)分vs(0.58±0.21)分]、乳头凹陷积分[(1.12±0.27)分vs(1.36±0.35)分]、肿块面积[(2.97±0.41)cm^(2)vs(3.64±0.45)cm2]比较,观察组上述症状体征积分及肿块面积明显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DC1[(1.98±0.29)%vs(1.86±0.31)%]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66.42±4.31)%vs(72.86±4.27)%]、NK[(16.52±0.79)%vs(17.41±0.98)%]、DC2[(2.11±0.15)%vs(2.18±0.17)%]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RL[(19.86±2.18)ng/mL vs(23.57±2.34)ng/mL]、CRP[(11.47±3.26)mg/L vs(15.22±4.51)mg/L]、IL-6[(128.96±24.75)ng/L vs(146.86±31.17)ng/L]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消肿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NPM肿块期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泌乳素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缩小肿块面积。
- 张丽芳张文革张汉新
-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甲泼尼龙
-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治疗胃肠病术后30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中药药膜敷脐在胃肠术后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药膜敷脐,每8h换1次。结果:治疗组肠鸣音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胃肠道术后,加用小承气汤药膜敷脐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促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 杨占祥张文革
-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胃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