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盐城市明达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语文
  • 3篇文教
  • 3篇教学
  • 2篇语文教学
  • 2篇中考
  • 2篇作文
  • 2篇命题
  • 2篇课堂
  • 1篇导读
  • 1篇新课标下
  • 1篇新课改
  • 1篇新课改理念
  • 1篇学生审美
  • 1篇学习者
  • 1篇学习者为中心
  • 1篇学校文化
  • 1篇以学习者为中...
  • 1篇音符
  • 1篇有效性
  • 1篇语文课

机构

  • 11篇盐城市明达中...

作者

  • 11篇张慧

传媒

  • 2篇语文天地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初中生世界(...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学语文(大...
  • 1篇中学课程资源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6年
有效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有效性,重视设问的策略,每一个题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南。
张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教学有效性
《母狼的智慧》说课稿
2008年
张慧
关键词:说课学生审美感悟能力新课改理念初一学生文质兼美
命题:一种作文教学的手段
2009年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手段。它的成败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无非是教师:命题-辅导-批阅-讲评;学生:审题(拟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这种程式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呆板而低效,甚至使学生作文水平下降。写作兴趣丧失。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陈旧模式,让作文教学灵活、生动而又高效。
张慧
关键词:作文教学命题写作能力作文水平写作兴趣程式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名著导读:从课内走向课外
2017年
以课例为载体,提出初中名著导读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学力水平、学习需要、情感需求和发展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让学生真正把书读进心里,从而提高名著阅读的实效。
张慧
关键词:学习者名著导读
作文,请给我感觉——谈中考作文的临场发挥
2007年
在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和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和水乡的秀雅。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写优雅的动人乐章!
张慧
关键词:中考作文临场发挥语言祖国音符题记
为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努力——新课标下,教材使用浅谈被引量:1
2008年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
张慧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标下教材观课文内容教材使用
应对命题动向,谋求教与学的升级——由中考议论文命题说开去
2019年
文本特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角度深入感受文本特质,中考语文命题也必须将选文的文本特质作为考查重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分析中考命题新动向,跳出变化看变化,以变化应对变化,自觉升级教学,语文教学才能更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
张慧
关键词:命题动向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被引量:1
2010年
中学语文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教育。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挖教材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张慧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资源教学情景健康人格
一“让”天地阔 一“引”活水来
2018年
"学而不思则罔",基于"让学引思"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让思考,让讨论,让探究,让活动,从聚焦学生表现力到关注学生思维力,从提升学生素质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愿让善引,能让会引,学生愿思能思,将习得知识转化为生长智慧,语文阅读课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素养,
张慧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活水藤萝课后作业思维力文本价值
校本课程:打造学校文化的靓丽名片
2020年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主要表现,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现实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彰显学校文化。
张慧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