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沛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 胡光振梁艳东李传新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病例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与11例正常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rT3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T4和TS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3下降、rT3升高,且与病情相关。其可作为诊断CHF指标,并可用于判断病情。
- 胡光振万继峰吴保鑫梁艳东李传新
-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法
- 氨氯地平、厄尔沙坦联合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与药理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厄尔沙坦联合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单一氨氯地平治疗)、B组(单一厄尔沙坦治疗)、C组(氨氯地平+厄尔沙坦治疗),每组各40例患者,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A组(85.0%)、B组(87.5%),C组与另外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均低于A组(12.5%)、B组(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压达标率为95.0%,均高于A组(60.0%)、B组(52.5%)(P<0.05)。结论氨氯地平、厄尔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获取较佳的疗效。
- 封心玲李传新
- 关键词: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 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94例分析
- 1997年
- 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94例分析李传新刘子英(沛县人民医院内科221600)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中图法分类号R541.5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北方地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
- 李传新刘子英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并发症
- 赛庚啶对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影响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了解赛庚啶对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影响。方法:对89例受试者病情达“一般控制”后分8组分别以赛庚啶每日4,8,16,24mg白天分次口服或睡前顿服,在治疗的1,3,6,12月测定1时及7时血糖,1时血清生长激素,7时血清皮质醇,24小时尿糖、体重指数。结果:赛庚啶能持久抑制1时血清生长激素,7时血清皮质醇使糖尿病黎明现象消失,血糖持久或暂时下降,24小时尿糖排出量减少。结论:每日睡前顿服赛庚啶8~16mg能持久控制糖尿病黎明现象且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
- 孔凡沛孟祥飞李传新朱广美吴保鑫
- 关键词:糖尿病赛庚啶黎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