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亮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平原区土壤氡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对北京平原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条氡浓度剖面进行了测量,发现北部地区氡背景值要大于南部,东向西方向氡浓度变化起伏频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土壤母质、地层以及断裂的影响,发现断裂是影响北京平原区氡浓度高值的主要因素。
- 张晓亮王志辉白凌燕何静
- 关键词:氡浓度
- 磁性地层年代对北京平原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约束被引量:17
- 2014年
-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品可成功分离出两个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具有正的、高倾角特征,可解释为由钻杆旋转引起的重磁化分量;高温分量为中等倾角且具有倒转特征,为原生剩磁。据此建立了ZK12-1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合断裂上盘ZK12-2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果,并根据这两个钻孔在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地层落差,计算出顺义断裂上、下两盘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相对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023 mm/a、0.001 7 mm/a、0.033mm/a和0.051 mm/a。这一结果表明顺义断裂在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更新世活动最弱,晚更新世断裂开始活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活动性最强。
- 白凌燕张磊蔡向民王继明杨天水吴怀春何静张晓亮赵勇
- 关键词:磁性地层学北京平原活动速率第四纪
- 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监测部件,包括外筒、与所述外筒螺纹连接的顶盖,以及与所述顶盖连接的监测组件;触发部件,包括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与所述内筒螺纹连接的连接盖...
- 王安国陈俊良张晓亮韩毅刘韬远
- 北京平原区南部PGZ01孔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6
- 2018年
- 对北京平原区南部大兴榆垡镇420 m深的PGZ01孔岩心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14C测年、介形类组合和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Matuyama(松山)/Gauss(高斯)和Brunhes(布容)/Matuyama(松山)极性界线分别位于280 m和78.35 m处,钻孔底部已经进入Gauss正极性带;取280 m处Matuyama/Gauss极性界线作为第四系下限,显示可能的永定河泥石流—冲积扇在第四纪之前即到达了北京平原南部,但是华北平原上新统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厚层棕红色黏土在Olduvai(奥尔都维)极性亚带之上即已出现。(2)结合AMS14C测年,尝试将约60 m以上地层的氧化—还原状况,与对古季风影响反映灵敏的沿海平原钻孔同样深度地层进行对比,继而确定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底界深度分别位于56.60 m和18.95 m。(3)MIS5(海洋同位素阶段)以来的特征沉积物,与沿海平原钻孔地层有很好的可比性,同时也有8~4 ka期间史前大洪水的影响。本研究为廊(坊)固(安)凹陷西北边缘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古地理环境演化、活动断裂以及区域差异构造沉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地层格架,对理解晚更新世以来古季风变化的环境效应有重要的启迪。
- 赵勇王强李瑞杰魏波徐吉祥孙永华张晓亮王纯君周圆心尤世娜吕金波
- 关键词:磁性地层廊固凹陷北京平原区
- 北京平原南口—孙河断裂南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通过对北京平原南口—孙河断裂南段上、下两盘钻孔ZK17和ZK18的磁化率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识别出显著的米兰柯维奇沉积旋回,揭示出北京平原区第四纪古气候及沉积过程受到地球轨道力的控制。通过对初始年代格架下的数据曲线进行100 ka的短偏心率信号滤波处理并调谐至天文理论偏心率曲线,建立了精度为0.1 Ma的连续天文年代标尺,在此年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目标断裂活动性精细探讨的目的。通过对比断裂两盘的沉积速率变化,可以识别出南口—孙河断裂第四纪以来6个相对较强的活动幕。其中早更新世存在4个明显的活动幕,活动周期具有0.4 Ma准周期的特点,第Ⅰ幕和第Ⅲ幕分别对应了青藏高原隆升期的青藏运动的B幕(2.6 Ma)和C幕(1.7Ma),中更新世的活动特征则对应了"昆黄运动",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与之有较好的呼应关系。
- 白凌燕李潇秦浩敏张晓亮张悦泽
- 关键词:旋回地层第四纪
- 北京市遥感矿产地质构造解译与异常提取初步分析
- 2011年
- 本文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北京地区遥感地质、综合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最新进展。以遥感构造理论为主导,阐明全市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通过对ETM、TM、ASTER等遥感资料定向滤波、主成分分析、线性增强和假彩色合成处理后,采用目视综合解译,获得一系列遥感图件,从线、环、色、带、块及遥感异常等方面反映了本市最新遥感地质成果。
- 张晓亮郑国庆方同明
- 关键词:遥感地质构造矿产
- 利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大兴断裂北段新近纪—第四纪的构造特征被引量:9
- 2020年
- 跨大兴断裂北段的3条浅层二维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大兴断裂北段所在区的新近系—第四系结构与断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兴断裂北段所在区域的新近系-第四系内可识别出T01-T03、TQ和T11-T13共计7组强反射同相轴,与其下的古近系及更早期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大兴断裂是一条地壳深度的断裂,其在浅部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状、断距等有所差异,宏观呈现由SW向NE倾角减缓(80°~60°)、上断点埋深变深(160~600m)、新近系断距(80~0m)减小的特征。在断裂NE末端表现为与三剪运动有关的变形加宽三角带,而不是一条持续的断层。断裂的几何结构和形态揭示其于新近纪—早第四纪仍延续了古近纪的伸展正断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现今沿线发育的地震可能与此构造的关系不大。大兴断裂的北段走向NNE,长约23km,与夏垫断裂呈右阶排列,形成一个长约13km的断裂重叠区。这种断裂组合在伸展构造背景下独立演化,分别控制廊固、大厂次级凹陷的发育,并最终在断裂交接重叠区形成成熟型的转换斜坡。
- 何付兵徐锡伟何振军张晓亮张晓亮刘立岩魏波魏波
- 关键词:浅层地震断层活动性
- 基于磁性地层和沉积地层特征对北京市南口-孙河断裂活动性评估被引量:4
- 2020年
-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也是渤海-张家口断裂带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开展钻探和样品测试(古地磁和14C测年)分析工作,利用沉积相分析和磁性地层学技术方法建立钻孔沉积地层的磁极性年代序列,并对南口-孙河断裂北段进行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早更新世早期(2.58~0.99 Ma)活动性由强转弱,在早更新世末期(0.99~0.78 Ma)再次转强;中更新世(0.78~0.126 Ma)活动性转弱;晚更新世至全新世(0.126 Ma至今)活动性再次加强。这一规律与北京西山隆升基本特征吻合,活动性总体表现"强-弱-加强"的特点。
- 张晓亮张磊王志辉白凌燕蔡向民张敬江刘振华张悦泽倪敬波
- 关键词:磁性地层沉积相活动速率沉积速率
- 一种电测深仪的多电路电极转换头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测深仪的多电路电极转换头,包括圆柱形的塑料外壳,塑料外壳的一个端面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多个接线端子,塑料外壳的另一端端面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多个接线槽,接线端子和接线槽的数量相等,...
- 朱德朋陈俊良柴智张巍周瑜琨韩毅张晓亮
- 北京地区黄庄——高丽营断裂北段活动性研究与灾害效应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通过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及钻探工程等综合方法,对穿越北京市重要创新产业基地的未来科技城内的隐伏黄庄—高丽营活动断裂进行了精细研究,揭示了其结构特征、第四纪活动性及其致灾机理。研究表明:黄庄—高丽营断裂北段总体上表现为张性正断层特征、倾向南东、倾角70°~80°、基岩深度附近垂直断距较大,断裂向上延伸至第四系产状逐渐变陡,具有"铲式"断层的特点,局部表现为"Y"字形组合特征;黄庄-高丽营断裂北段第四纪以来活动迹象明显。钻孔对比表明,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07mm/a、0.04 mm/a、0.23 mm/a、0.10 mm/a,其变化特点与北京西山隆升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吻合;黄庄—高丽营断裂北段全新世以来表现为强烈蠕滑变形,沿断裂下盘诱发了线性分布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墙体路面开裂等地质灾害现象。
- 张磊张晓亮白凌燕杨天水蔡向民梁亚南
- 关键词:活动速率地质灾害第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