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血栓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细胞
  • 2篇红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聚集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安民
  • 4篇吴广礼
  • 3篇李洁
  • 3篇陈华华
  • 2篇田惠琴
  • 1篇李栋梁
  • 1篇王丽晖
  • 1篇陶秀云
  • 1篇陈华华
  • 1篇郭晓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诊治
1997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曾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目前认为二者是同一种疾病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合称TTP—HUS。此病如能及时诊断予以正确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在83%以上,否则,病死率高达90%以上;
李栋梁宣宝和安民王丽晖史占忠郭晓张静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
1994年
以往的工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CRF)患者血液流变特性有明显障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所致的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应用EPO可有效的纠正CRF性贫血,使红细胞比积升高,但对于CRF患者应用EPO治疗后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此,我们在应用EPO治疗CRF性贫血的同时观察了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
吴广礼陈华华安民李洁田惠琴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量体外血栓血小板粘附切变率
22例老年急性肾衰血液透析抢救小结
1995年
自1978年6月至1994年6月我院对15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60岁者22例,现将22例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在60~69岁,平均63.1岁。
陶秀云陈华华安民吴广礼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肾衰透析并发症透析过程失衡综合征血液透析治疗
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早有报道,并用于临床治疗。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肾脏病患者之血流变的研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肾脏病患者血流变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质细胞的研究,目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此,我们系统研究了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正常及肾功能衰竭时血液流变特性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吴广礼陈华华安民田惠琴李洁吕瑞宇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疾病患者血液流变特性肾功能正常实质细胞血流变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研究单次及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时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血透后,红细胞比积明显升高,红细胞刚性明显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粘度、血液屈服应力及低切至高切的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维持血透患者的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粘度、血液屈服应力均无明显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单次血透后血浆渗透比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红细胞比积升高、红细胞刚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吴广礼陈华华安民李洁陈连庆赵国珍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