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了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以便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心衰患者135例,年龄在30~92(66±15.5)岁,其中男82例,女53例,心功... 陈悦 程慧琳关键词:院外护理 再次住院率 心力衰竭 文献传递 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并总结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8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影响患者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对疾病认识不足;就医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的限制;病程长,不能持之以恒;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社会支持度、出院指导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出院后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陈悦关键词:冠心病 遵医行为 护理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检查顺利,对比剂注入均一次成功,无渗漏现象发生,未发生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图像质量1级72例,心率稳定在55~68次/min;图像质量2级3例,扫描期间心率突然加快;图像质量3级3例,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其中2例未能屏气,1例扫描中出现早搏。所有患者经有效护理,2例出现轻度头昏、恶心,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严格有效细心的护理是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陈悦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16层螺旋CT 护理 血清PCT、NLR、PLR及CPI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90例危重症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6例与非VAP组64例,并根据28 d病死情况分为死亡组16例与非死亡组74例。分析影响VAP发生及28 d死亡的因素,并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3分、通气后48 h CPIS评分升高是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通气后48 h PCT、NLR、PLR及CPIS评分联合对VAP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VAP是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并发VAP、GCS评分、通气后72 h NLR和PLR联合对28 d死亡的预测评估价值更高(P<0.05)。结论通气后48 h PCT、NLR、PLR、CPIS评分升高可明显增加危重患者VAP发生风险,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VAP发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此外脑外伤,并发VAP,GCS评分<3分,通气后72 h NLR、PLR升高可增加危重患者28 d死亡风险,同样联合对危重患者28 d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悦 刘小煜关键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短期预后 2019年至2022年安阳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25年 目的了解2019年至2022年安阳市不同规模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数据搜集方式,选择2019年7月15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等安阳市医疗机构,各医院在此期间自行选择1天(0:00至24:00)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分析我市医疗机构内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消耗率、病原菌样本送检率的年度趋势变化。结果2019年至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88%、1.67%、1.9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9,P=0.005),总体呈下降趋势。社区感染现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27,P<0.00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第一位的是下呼吸道(48.25%),其次是泌尿道(9.65%)、上呼吸道(6.88%)、表浅手术切口(6.06%)。Ⅰ类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05%、0.72%、0.69%、0.58%,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4,P=0.632)。Ⅰ类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分别为32.42%、33.54%、31.11%、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5,P<0.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培养送检率分别为40.15%、43.70%、63.21%、5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986,P<0.001),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2019年至2022年安阳市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Ⅰ类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导工作;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培养送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郑国鹏 陈悦 杨森关键词: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术后不同年龄段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分别在不同的年龄段选取心脏介入术的治疗患者8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别对患者的手术前和手术后生存的质量情况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对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心脏介入手术之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患者的年龄和生存质量成反比,年龄越小,其生存质量越高,反之,生存质量越低,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同时对心脏介入术后不同年龄段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心脏结束手术之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而言,必须进一步加强其护理干预,进而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悦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心脏介入术 护理干预 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指导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实验组(63例),对照组在出院时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出院后通过卡片指导、交流与沟通、电话随访等方法,指导患者从合理饮食、合理休息、避免诱因、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EF)和再次住院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射血分数增加,再次住院率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护理指导能帮助其了解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减轻症状,降低再次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陈悦 程慧琳关键词:心力衰竭 再次住院率 院外指导 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构建的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方案;比较两组围术期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包括过敏性皮炎、体温升高、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加);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皮肤表面细菌与导管接口表面细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围术期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皮肤表面、导管接口表面的平均菌落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构建的围术期导管相关感染预方案可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皮肤表面及导管接口表面的细菌菌落,从而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陈悦 吕新鑫 杨振宇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一种用来缓解肌无力症状的腿部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来缓解肌无力症状的腿部按摩装置,包括底板、电动伸缩杆、振动马达和脚蹬,所述底板的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板的左侧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置有电动... 程明霞 高彦 陈悦 马艳芳文献传递 术中应用抗菌药物冲洗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炎症指标与术后囊袋感染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过程中预防性进行抗菌药物冲洗对患者术后囊袋的感染情况,探讨起搏器植入术中行抗菌药物冲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医院在起搏器植入手术中接受抗菌药物冲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将资料相仿的78例未接受抗菌药物冲洗的植入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并对术后囊袋感染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术前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相仿;手术后两组血清WBC、CRP、IL-6、PCT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2h和术后1周血清WBC[(11.25±2.15)109/L、(8.03±1.68)109/L]、CRP[(39.25±6.25)mg/L、(14.36±3.36)mg/L]、IL-1[(20.63±2.93)ng/ml、(17.47±2.84)ng/ml]、IL-6[(21.72±2.94)ng/ml、(18.52±1.86)ng/ml]及PCT[(1.34±0.56)μ.56、(0.85±0.32)μ.3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囊袋感染率(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0、2.56%、3.85%、8.9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过程中进行抗菌药物囊袋冲洗有利于预防术后囊袋感染,降低患者手术感染风险,对于患者预后具积极防治价值。 陈悦 师宾芬 陈晶 程慧琳 吕艳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植入 囊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