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芝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教育教学与科研一体化 促进教师专业内涵发展
- 2019年
- 教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繁忙,很多教师将教科研的提升置于身外。从理念上来说,教师们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是割裂的,是日常教育教学之外的负担。我们从日常学校治理的高度,对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有益引导,使他们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一体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文章着重从教师课题研究、活动展示交流和学校制度激励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着意于效果的呈现。
- 林啟红陈元芝
- 关键词:教育教学一体化
- 抑扬生姿,曲折有致——记叙文情节安排的技巧
- 2012年
- 【写作指导】
清代袁枚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那么,如何使文章能够做到“峰峦起伏”呢?巧用抑扬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文章跌宕多姿,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 陈元芝
- 关键词:情节安排抑扬记叙文写作指导跌宕
- 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2014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这一要求应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每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陈元芝
- 关键词: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
- 路标:引领名著阅读走进深水区——以《骆驼祥子》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教给学生识别进入名著阅读深水区的路标,循此进行自主深度猎奇的游弋,可以获得教师意想不到的收益。以阅读《骆驼祥子》为例,从情节陡转处的路标、人物变化点的路标、主旨蕴藏地的路标三个方面引领学生进入名著的深处,侧重于方法的指导和效果的呈现。
- 陈元芝
- 关键词: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深水区路标
- 关注思维品质,发挥中考名著阅读评价的导向作用
- 2021年
- 本文以一线教师的视角,审视中考评价对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从关注名著阅读整本书的“整”、创设真实而开放的任务情境、打通名著阅读与写作的通道等方面创新评价,以期对一线名著阅读的教学带来推动力量和改善作用,使名著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成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重要途径。
- 陈元芝
- 关键词:思维品质名著阅读
- 学生阅读视域的打开与发展
- 2016年
-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 陈元芝
- 关键词:课外阅读活动视域语文课程标准获取信息语言文字审美体验
- 疏通思维流脉,推进名著的深度阅读
- 2017年
- 本文创新性地从疏通学生阅读思维流脉的视角,运用异同探索、比较分析、追问求证等方法,有效帮助学生在名著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的理解走向深度,以改善现实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出现的应付、肤浅等状况。
- 陈元芝
-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名著阅读
- 例谈材料类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 2014年
- 对于作文的审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作文前"仔细分析题目的内涵和要求"。网络"百度百科"里则具体说:"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由此看出,审题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关键是要把握题目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使选材的内容和确立的中心符合题意。
- 陈元芝
- 关键词:审题技巧命题作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写作范围感情抒发写作方式
- 真实性评价:撬动名著阅读课堂转型的杠杆——由2019年南京市中考名著测试题引发的思考
- 2019年
- 2019年南京市中考对名著考查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为特定情境,继而呈现了"清凉山""雨花台""玄武湖""秦淮河"等几个原著片段,引导学生阅读后,给出相应的情境任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给出的情境任务有这样5个:(1)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
- 陈元芝
- 关键词:名著阅读特定情境课堂转型《儒林外史》测试题
- 批注:把名著阅读引向深处——以《朝花夕拾》为例被引量:8
- 2018年
- 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希望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既有夕拾之朝花的美丽与温馨,也有朝花之夕拾的深思与讽喻。朝花的美好是学生阅读时所乐于亲近的,而夕拾的现实与思想的深邃是七年级学生所感到隔膜的。由此我想,让学生消除与《朝花夕拾》的隔膜,其着力点恐怕不在于童年生活的趣事上,因为这是学生容易走近并有切身体会常有共鸣的;学生的隔膜处恰在于后者。
- 陈元芝
- 关键词:《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批注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