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 作品数:29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液CEA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1996年
- 胃液CEA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王一平,张世杰1994年4月至12月期间我们在胃镜检查的同时对180例胃部疾病患者辅以胃液癌胚抗原(CEA)测定,以评价胃液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对象随机选择因胃部疾患而作胃镜检查需明确诊断的患者180例,其...
- 王一平张世杰
- 关键词:胃肿瘤胃液癌胚抗原
- 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检测血必净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浓度变化、胰腺组织损伤的关系,以探讨血必净缓解AP大鼠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90只分为对照组(A组,n=30),AP组(B组,n=30)和血必净治疗组(C组,n=30);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造AP大鼠模型,观察模型成功制作后6、12及24h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浓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胰腺组织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6、12及24h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升高,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6h:t=17.72,P=0.00;12h:t=11.19,P=0.00;24h:t=13.70,P=0.00;IL-1β:6h:t=9.61,P=0.00;12h:t=8.69,P=0.00;24h:t=8.08,P=0.00.IL-6:6h:t=29.18,P=0.00;12h:t=18.59,P=0.00;24h:t=17.14,P=0.00).B组大鼠6h、12h及24h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升高,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h:t=17.23,P=0.00;12h:t=18.72,P=0.00;24h:t=16.08,P=0.00).与B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C组大鼠12、24h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12、2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12h:t=7.56,P=0.001;24h:t=7.30,P=0.00.IL-1β:12h:t=8.76,P=0.00;24h:t=8.07,P=0.00.IL-6:12h:t=7.82,P=0.00;24h:t=6.72,P=0.00);并且明显降低C组24h大鼠胰腺病理评分分值,24h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t=2.79,P=0.015).结论:血必净在早期能够降低AP大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改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这可能是血必净治疗AP的作用机制之一.
- 徐伟松范辉刘玉峰王一平李振东
- 关键词:血必净急性胰腺炎IL-1Β白介素-6
- 血清D-二聚体、肌酸磷酸激酶浓度对缺血性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被引量:8
- 2014年
- 缺血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下消化道出血病变之一,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其价格昂贵,操作要求高,不易普及。结肠镜检查及CT检查亦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但常需要行肠道准备,患者痛苦大、检查费用高,且有导致肠穿孔的危险。据报道术前血清D-二聚体(D-dimmer)、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浓度可作为判断缺血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依据[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清D-二聚体、CPK 浓度在诊断急性缺血性结肠炎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刘玉峰范辉徐伟松王一平李振东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肌酸磷酸激酶D-二聚体血清
-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P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中的诊疗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消化内科危重急症,SAP患者感染后通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s failure,MOF),80%的SAP死亡患者是由于感染导致的并发症所致。大样本研究发现,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不降低SAP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 范辉徐伟松刘玉峰王一平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性粒细胞CD64继发感染PCT多器官功能不全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心肌ET-1、eNOS和iNOS基因的表达及丹红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危重急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但对SAP并发急性心肌损害(acute myocardial injury,AMI)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心肌的损害,并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干预,探讨ANP并发AMI的可能发生机制和丹红注射液的防治作用。
- 范辉徐伟松刘玉峰王一平李振东王小红沈云志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丹红注射液大鼠心肌ET-1ENOS急性心肌损害
- 光动力治疗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鳞癌光动力治疗前后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光动力治疗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3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食管黏膜组织中Bax、Bcl-2、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Bax、Fas及FasL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1.08±0.37比1.41±0.26,0.63±0.47比1.35±0.54,0.82±0.39比1.67±0.68),Bcl-2在食管鳞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2.72±0.31比1.55±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光动力治疗后,Bax、Fas及FasL在食管鳞癌组的表达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食管鳞癌组的表达较治疗前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失调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光动力治疗食管鳞癌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
- 沈长久范辉徐伟松刘玉峰王一平李振东何建东黄耀华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基因表达调控
- 经胃镜诊断胃角部病变1743例分析
- 1996年
- 王一平吴瑞麟
- 关键词:胃镜诊断萎缩性不典型增生胃角溃疡胃息肉中青年人
- 多重聚合酶链技术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m—PC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SAP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SAP患者,在患者发病7~14d内抽外周血使用m—PCR法检测患者有无继发性细菌感染,同时抽取外周血和(或)取CT引导下腹腔穿刺液进行培养,以血培养或穿刺液培养阳性为诊断继发性感染的标准。结果采用m—PCR可同时检测9种肠道常驻致病菌,检测下限为10~1000个拷贝。培养法及m—PCR法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6例和5例,表皮葡萄球菌11例和9例,粪肠球菌2例和3例,屎肠球菌6例和7例,大肠埃希菌19例和17例,肺炎克雷伯菌例2例和3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和4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和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例和2例。35例SAP患者在发病后7—14d内27例血培养或穿刺液培养阳性,8例阴性。30例m—PCR检测阳性,5例阴性。3例培养阴性者m—PCR为阳性,其余32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以培养结果为准,m—PCR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62.5%,准确性为91.43%,阳性预测值90%,阴性预测值100%。血液或穿刺液从培养到出报告时间为(26±15)h,到鉴定结果的报告时间为(102±32)h;m—PCR方法从检测到出报告时间为(12±8)h。m—PCR检出病原菌的报告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培养与鉴定结果报告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R可用于监测SAP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其敏感性高,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范辉徐伟松刘玉峰王一平李振东沈云志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继发性感染
- 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病变86例分析
- 2001年
- 王一平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肺部病变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6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ETV 0.5mg/d;两组疗程均为...
- 徐伟松刘玉峰范辉王一平李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