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军

作品数:45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脑梗
  • 19篇脑梗死
  • 19篇梗死
  • 15篇急性
  • 13篇动脉
  • 13篇脑梗死患者
  • 13篇急性脑梗死
  • 11篇颈动脉
  • 11篇急性脑梗死患...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卒中
  • 6篇叶酸
  • 6篇同型半胱氨酸
  • 6篇颈动脉粥样硬...
  • 6篇氨酸
  • 6篇半胱氨酸
  • 5篇蛋白
  • 5篇动脉狭窄

机构

  • 45篇宝鸡市中心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华山中心医院

作者

  • 45篇张建军
  • 23篇杨金锁
  • 12篇张会平
  • 8篇李建刚
  • 8篇高李
  • 5篇侯瑞华
  • 4篇尉建辉
  • 4篇张改霞
  • 3篇左鹏飞
  • 2篇张志军
  • 2篇吕敏
  • 2篇陈颖聪
  • 2篇于翔
  • 2篇陈颖聪
  • 1篇耿佼
  • 1篇胡文立
  • 1篇艾妮
  • 1篇张景峰
  • 1篇魏小利
  • 1篇李宝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体会
2007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分为A、B两组均常规予以药物治疗,其中A组予以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观察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AMD量表评价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BI、NDS改善较治疗前和B组显著。A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7.5%、76.0%、93.5%,显著优于B组的42.2%、66.0%、86.5%(均P<0.01)。A组抑郁、患侧肩手综合征和肢体痉挛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卒中单元治疗模式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已经成为急性卒中后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的有效干预方法。
张建军杨金锁魏晓利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前列地尔、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水平变化,评价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记录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神经病变情况(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能够显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侯瑞华吕麦扣张建军
关键词:前列地尔腺苷钴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急性期脑梗死60例患者行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于常规基础治疗之上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综合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侯瑞华张建军吕麦扣胡文立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急性期药物治疗
叶酸、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叶酸和普伐他汀对其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叶酸组、普伐他汀组及叶酸+普伐他汀组,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治疗4周后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数值,了解其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血CRP、FIB、TNF-α、IL一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叶酸组与叶酸+普伐他汀组及普伐他汀组与叶酸+普伐他汀组cRP、FIB、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和普伐他汀联合干预对降低血炎症因子CRP、FIB、TNF-α、IL-6水平效果显著,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对于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叶酸或普伐他汀,对临床预防脑梗死复发具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叶酸普伐他汀炎症因子
锥颅碎吸并液化引流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1
2006年
杨金锁张建军于翔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治疗锥颅碎吸引流术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
缺血性卒中患者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4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112)、稳定斑块组(n=164)和易损斑块组(n=184)。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IL-23R基因rs6682925位点基因型。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IL-23R基因rs668292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易损斑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等参数后,rs6682925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颈动脉斑块总体发生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2.616倍(95%CI 1.399~4.904,P=0.001)。结论IL-23R rs6682925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CC基因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无明确相关性。
高媛雪徐志昊李建刚鱼海张建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基因多态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
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治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临床诊治要点,为制订临床诊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1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起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随访结果,探讨ALS的临床诊治策略。结果87.80%的患者为隐袭发病,78.05%的患者首发症状为肌无力,60.97%的患者发病部位为上肢,46.34%的患者表现为上肢肌无力,65.85%的患者有肌肉震颤表现,上肢肌萎缩(19.51%)、下肢肌萎缩(12.20%)和全身肌肉萎缩(12.20%)较常见。颅神经损害以舌咽、迷走神经损害(14.63%)常见,65.85%的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减低,65.85%的患者表现为锥体束损害。所有患者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38±10.51)天;死亡1例,37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后出院,3例带呼吸机出院。随访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5例病情无明显进展,30例病情进展,5例病情加重死亡。结论 ALS是一种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肌电图等检查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侯瑞华张建军鱼海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治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后在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NT-pro BNP、Tn I、CK-MB水平第7天与第1天比较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抑制血清学中心脏指标的升高。
尉建辉张建军张会平鱼海高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补阳还五汤肢体运动功能血清学指标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54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8例)及不稳定斑块组(64例);其中Ⅰ、Ⅱ、Ⅲ级斑块各为37、45、4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通过本实验方法显示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益母草注射液能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能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的生成,减少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坏死。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