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血栓
  • 3篇试剂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双试剂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氧化酶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聚体
  • 2篇二聚体
  • 2篇D-二聚体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机构

  • 8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8篇郭秋红
  • 3篇李立和
  • 3篇丁弘
  • 2篇常玉芝
  • 2篇李铮
  • 2篇王彦平
  • 1篇张超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未合并微血管病变,观察组合并微血管病变,全部患者均接受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观察组GIu与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小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凝血四项检测,可使患者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得到有效诊断。
郭秋红李思雪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血清中葡萄糖氧化酶双试剂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清中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方法,属于利用可见光,通过测试反应的结果产生颜色变化来测试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双试剂内空白法进行测定,通过试剂I中3-氨基-1,2,4-三唑抑制血红素过氧化氢酶活性来抑...
李立和王彦平常玉芝李铮丁弘白会仓郭秋红闫瑞振
文献传递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分析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5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为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提供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并计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值(D/F值)。结果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D/F值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D/F值的应用敏感度明显高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D/F值的临床运用效果更为理想。
郭秋红闫瑞振杨晴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下肢静脉血栓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行尿常规检验的女性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采集尿液,观察组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清洁阴道分泌物后进行尿液采集,比较两组尿上皮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潜血、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检出率、pH、比重及尿糖。结果对照组上皮细胞、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潜血、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检出率、pH、比重及尿糖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正常检验结果,临床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清洁阴道分泌物后采集尿液方法,可降低尿常规检测中上皮细胞、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和尿液样本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杨晴郭秋红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尿常规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变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将未合并高血压40例设为观察组,合并高血压62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分别检测PTS分子标志物,比较三组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AT)]水平,分析各指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WF、GMP-140、Fbg、PAI-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T水平、t-PA活性均低于正常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年龄、PTS分子标志物(vWF、GMP-140、Fbg、PAI-1、AT、t-PA)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PTS,合并高血压患者PTS变化比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更明显。
杨晴郭秋红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
血清中甘油三酯的甘油脱氢酶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甘油脱氢酶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方法,属于利用可见光,通过测试反应的结果产生颜色变化来测试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甘油脱氢酶及NAD<Sup>+</Sup>同在试剂I中,试剂II含有脂蛋白脂肪酶...
李立和张超白会仓丁弘郭秋红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4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其提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查,分析单独使用两种诊断方法和联合运用两种诊断方法过程中的效果与价值。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单独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或者是D-二聚体检查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期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体检者相比较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具有着一定的效果,其中D-二聚体水平可能受发病时期的影响,但是其具有着相对较好的预测作用,因此,在实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可以联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
郭秋红李思雪刘文君杨晴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清中葡萄糖氧化酶双试剂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清中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方法,属于利用可见光,通过测试反应的结果产生颜色变化来测试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双试剂内空白法进行测定,通过试剂I中3-氨基-1,2,4-三唑抑制血红素过氧化氢酶活性来抑...
李立和王彦平常玉芝李铮丁弘白会仓郭秋红闫瑞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