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武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手足部深度烧伤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行早期整形修复,切痂与植皮一期完成;对照组行延期整形修复,切痂与植皮二期完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瓣移植均成功,实验组整形修复优良率92.68%,皮瓣修复时间(11.32±2.54)天,并发症发生率7.32%,患者修复后手足外观满意度90.24%,手足功能满意度85.3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明显升高了创面的愈合速度,达到了更好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李振超韩志新樊昌伟郭天武
- 应用整形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外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外伤的方法。方法:将整形美容技术贯穿在面部外伤处理过程的每个细节中:彻底清创,修剪坏死组织,缝合时做到无张力、无死腔、无直线,大局与局部兼顾,精心设计,注重细节,注重解剖复位,做到一期愈合。结果:2005年0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面部外伤的病人521例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面部器官未出现错位变形,多数患者避免了Ⅱ期修整手术。结论:整形美容技术在修复面部外伤时,使受伤的容貌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也减轻了创伤后期患者容貌改变造成的心理压力,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 郭天武李志保
- 关键词:整形美容面部外伤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露龈笑的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介绍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微笑时上牙龈暴露过多的临床体会。方法 26例露龈笑患者,根据露龈笑不同类型,即前牙龈外露、后部牙龈外露、混合型牙龈外露的不同亢进的上唇提肌,在不同位点根据个体情况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结果注射3-7 d后微笑时露龈的程度开始降低,2-4个月微笑时达到最佳效果,6-8个月后微笑时露龈程度又开始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露龈笑,起效快、无创伤,但需重复治疗。
- 郭天武李志保樊昌伟李振超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露龈笑
- 腓动脉肌间隙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腓动脉肌间隙穿支为蒂的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损伤后皮肤缺损、骨与肌腱等组织外露的方法. 方法 本组患者18例,年龄21 ~ 63岁.损伤部位均在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损伤原因为:外伤13例,电击...
- 郭天武陈祥军李嘉琥刘宁张怀军
- 腓动脉肌间隙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组织缺损18例被引量:2
- 2009年
-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软组织损伤后常伴有皮肤缺损、骨与肌腱等组织外露,伤口经久不愈,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采用以腓动脉肌间隙穿支为蒂的皮瓣可以解决这一难题。2006年7月-2008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该皮瓣修复患者小腿胫前、足踝部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
- 郭天武陈祥军李嘉琥刘宁张怀军
- 关键词: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肌间隙腓动脉穿支
- 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28例患者,应用腓动脉肌皮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临床疗效.(2)对福尔马林固定的18侧防腐成人尸体进行腓动脉肌皮穿支血管的解剖学观测,包括:数量、浅出点、外径、长度.结果 (1)28例肌皮穿支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与周边组织相似,无臃肿,功能恢复良好.(2)解剖观测到腓动脉肌皮穿支67支;外踝上4.0~8.0 cm范围内均发现血管的长度为28.0~41.0 mm,外径为(1.18±0.12) mm的腓动脉终末穿支;而且外踝上8.0~13.0 cm范围内均发现有较为恒定的粗大肌皮穿支出现,其血管长度为33.0~46.0 mm,血管外径(1.40±0.15)mm;腓动脉肌皮穿支自腓动脉发出至穿深筋膜处的血管长度平均38.0 mm.结论 腓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很好的选择.
- 郭天武陈祥军
- 关键词:外科皮瓣腓动脉
- 鼻饲肠内营养对重度烧伤急性体液渗出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饲肠道内营养对预防重度烧伤患者急性体液渗出期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56例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30%)被随机分成实验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烧伤后10小时内鼻饲含糖饮料和能全力进行肠道营养;对照组在烧伤后72小时内常规禁食,应用抗酸治疗及黏膜保护药,机体所需营养物质依靠外周静脉补液供给。观察并比较2组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7.1%(2/28),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8.6%(8/28),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饲肠道内营养能有效预防重度烧伤患者急性体液渗出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秦争艳郭天武樊昌伟李振超李晓静
- 关键词:鼻饲肠内营养重度烧伤应激性溃疡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膝部电烧伤创面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膝关节周围组织经常在电烧伤中损伤,引起皮肤、肌、肌腱等软组织坏死,甚至导致骨与关节的外露,均为Ⅲ°~Ⅳ°烧伤创面,修复较为困难。以往应用局部皮瓣转移距离膝关节较近,又产生了新的创面;交腿皮瓣时间较长,较为痛苦。而随着穿支皮瓣研究进展,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已成为修复膝周组织缺损常用的皮瓣之一,其供瓣区损伤小,易修复,同时不损伤膝周主要血管。
- 郭天武李志保李振超樊昌伟
- 关键词:烧伤创面皮瓣设计交腿皮瓣主要血管电烧伤局部皮瓣转移穿支血管
- 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1例小腿上段、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39岁。损伤部位:膝部创面9例,小腿上段前外侧创面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cm×4cm~15cm×11cm,平均8.6cm×8.1cm。结果21例患者皮瓣术后均成活,术后72h内观察皮瓣颜色、皮瓣温度、皮瓣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和皮瓣肿胀程度均未出现明显血管危象或皮瓣坏死,效果满意。本组皮瓣均未出现颜色苍白或紫红、明显肿胀或张力性水泡、皮瓣坏死。结论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上段、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术式。
- 郭天武陈祥军李志保
-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