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0.1 g/次,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末视觉模拟疼痛(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HAMD17、HAMA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末,对照组患者治疗2、3、4周末的VAS、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2、3、4周末HAMA14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vs.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丘脑痛症状,同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赵艳 廖祖松 邹耀兵 潘成德 江思德关键词:马来酸氟吡汀 阿米替林 高脂饮食与儿童哮喘或反复喘息关联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与儿童哮喘或反复喘息的关联性。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基于社区、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儿童,暴露因素为高脂饮食,观察与哮喘和反复喘息结局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Central、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4月1日。对纳入的文献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横断面研究采用AHRQ评价工具,队列研究采用NOS评价工具。应用stata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12篇观察性研究(n=17 622)进入本文分析,年龄3~17岁。9篇为横断面研究(AHRQ评分5篇8分,3篇7分,1篇6分),3篇为队列研究(NOS评分2篇8分,1篇7分)。(1)儿童哮喘风险高脂较非高脂饮食人群高78%[敏感性分析后OR=1.78 (95%CI:1.44~2.21),P<0.001],儿童哮喘与西方化的饮食习惯(OR=1.79,95%CI:1.28~2.51)、单一高脂食物(OR=1.86,95%:1.26~2.68)密切相关。(2)儿童反复喘息风险高脂饮食较非高脂饮食人群高33%[敏感性分析后OR=1.33 (95%CI:1.16~1.51),P<0.001]。Egger回归提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高脂饮食与儿童哮喘和反复喘息密切联系。 赵艳 汤磊 胡娜 冉肖潇 杨廷婷关键词:高脂饮食 哮喘 喘息 儿童 META分析 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方法选择老年亚临床甲减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老年甲状腺功能正常者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 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 01,P=0. 65;r=0. 006,P=0. 73);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排除混杂因素后,促甲状腺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 21,P<0. 05;r=0. 19,P<0. 05;r=0. 07,P<0. 05)。结论老年患者亚临床甲减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并可以影响血脂代谢。 隆维东 赵艳 朱艮苗 黄冬悦关键词:亚临床甲减 血压 血脂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收集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符合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220例,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价患者的情感障碍状态,将其分为A组(不伴焦虑抑郁组,124例)和B组(伴焦虑抑郁组,96例),A、B组再各自随机分为治疗组(A1组62例,B1组48例)和对照组(A2组62例,B2组48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统计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B组(伴焦虑抑郁)患者同时采用HAMD17、HAMA14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治疗后,A、B两组中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B组(伴焦虑抑郁)患者的HAMD、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B两组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伴或不伴焦虑、抑郁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赵艳 唐明山 邹耀兵 肖静 潘成德 江思德关键词:盐酸度洛西汀 盐酸乙哌立松 慢性紧张型头痛 抑郁 焦虑 疗效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病毒及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与乙酰半胱氨酸,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3/42)、11.9%(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汤磊 赵艳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乙酰半胱氨酸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基于临床特征的儿童重症百日咳早期预警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探讨早期预警儿童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截至2019年9月1日发表的儿童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文献,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观察性研究,包括210例重症和2233例非重症百日咳患儿。与非重症患儿相比,重症患儿中早产、<3月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接触史、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暂停、惊厥的比例更高[OR(95%CI):3.53(2.30-5.42)、4.04(2.84-5.75)、2.27(1.13-4.57)、4.28(2.76-6.63)、2.46(1.36-4.44)、3.88(1.93-7.83)、2.29(1.44-3.62)、4.14(2.22-7.72)],合并肺炎、RSV感染、其他感染、任何并发症的几率更高[OR(95%C I):12.12(3.98-36.85)、2.76(1.29-5.91)、3.48(1.95-6.22)、2.91(1.25-6.80)],疫苗接种的比例更低[OR(95%C I):0.48(0.31-0.74)];重症百日咳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更高、淋巴细胞计数更高、年龄更小、体重更轻、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住院时间更长[WMD(95%CI):15.43(11.03-19.83)、8.17(4.42-11.92)、-0.79(-1.17^-0.41)、-1.36(-1.86^-0.86)、26.29(10.03-42.55)、28.35(22.26-34.43)、9.60(5.07-14.13)]。结论儿童百日咳向重症发展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临床上应对这些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干预以改善预后;建议加强适龄儿童的百日咳疫苗接种。 赵艳 汤磊 尹丽娟 胡娜 杨廷婷关键词:百日咳 重症 儿童 META分析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CCL17、CXCL12及CGRP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17 (CCL17)、CXC趋化因子配体12 (CXCL12)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自发性脑出血(ICH)组,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发病后24 h内入院,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CCL17、CXCL12、CGRP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入院时CCL17、CXCL12、CGRP与患者脑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CH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志愿者,且CCL17和CXCL12水平高于对照组志愿者(p<0.05)。在入院后当日,ICH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即达到最低值,而在入院后第3天时,ICH组患者血清CCL17和CXCL12水平达到最高值,与其他检测点获得的数据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多田公式计算ICH患者脑出血量,其中57例患者为少量组、29例患者为中量组,26例患者为大量组。大量组患者外周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少量和中量组患者(p<0.05);同时,大量组患者外周血清CCL7和CXCL12水平高于少量和中量组患者(p<0.05)。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61例患者为轻度组、24例患者为中度组,27例患者为重度组。重度组患者外周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组患者(p<0.05);重度组患者外周血清CCL17和CXCL12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组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入院时ICH患者外周血清CGRP与CCL17和CXCL12均呈负相关性(r=-0.679,-0.382, p<0.05)。而CCL17和CXCL12呈正相关性(r=0.319, p<0.05)。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CCL17、CXCL12、CGRP参与了急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赵艳 唐明山 张志坚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CXCL12 CGRP 动态监测 儿童致死性百日咳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致死性百日咳的相关因素,为儿童致死性百日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5月有关儿童致死性百日咳相关因素的分析性研究。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比值比(OR)评估儿童致死性百日咳的相关因素。结果检索文献5 418篇,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童(OR=1.36,95%CI:1.13~1.64)、出生体重低(WMD=-0.21,95%CI:-0.40^-0.03)、年龄小(WMD=-15.54,95%CI:-28.97^-2.10)、孕周短(WMD=-0.96,95%CI:-1.77^-0.16)、接种疫苗(OR=0.20,95%CI:0.11~0.36)、惊厥(OR=9.88,95%CI:6.94~14.08)、痉挛样咳嗽(OR=0.61,95%CI:0.47~0.78)、呼吸频率增快(WMD=10.68,95%CI:3.41~17.95)、心率增快(WMD=18.01,95%CI:7.33~28.69)、血氧饱和度降低(WMD=-5.38,95%CI:-10.36^-0.39)、白细胞计数升高(WMD=47.70,95%CI:40.95~54.46)、淋巴细胞计数升高(WMD=17.03,95%CI:11.00~23.07)、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WMD=11.22,95%CI:6.04~16.40)、合并肺动脉高压(OR=37.99,95%CI:16.76~86.13)、发展成肺炎(OR=37.65,95%CI:27.85~50.90)、合并脑病(OR=23.38,95%CI:8.21~66.54)、合并任何并发症(OR=3.00,95%CI:1.73~5.23)、机械通气(OR=38.79, 95%CI:11.81~127.42)、气管插管(OR=297.36, 95%CI:46.20~1 913.98)、高频通气(OR=18.34,95%CI:8.46~39.75)、体外膜肺氧合(OR=47.49,95%CI:15.53~145.21)、吸入一氧化氮(OR=25.86,95%CI:8.52~78.4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54.42,95%CI:15.71~188.45)、换血(OR=16.77,95%CI:6.53~43.09)与儿童致死性百日咳存在统计学关联。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基本稳定。Egger’s检验显示痉挛样咳嗽、脑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存在发表偏倚;Begg’s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儿童致死性百日咳与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孕周及多种临床症状体征有关,需早期识别和干预,并加强预防接种。 赵艳 尹丽娟 汤磊关键词:儿童 META分析 整体护理在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9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8 d对患者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第14、28天,研究组患者FMA、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李传波 唐坤裕 唐明山 邹跃兵 赵艳关键词:整体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qd,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14、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运动功能评定和脑血流图检测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脑血流量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潘成德 唐明山 张志坚 江思德 邹耀兵 肖静 赵艳 张建新 李传波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运动功能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