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航
- 作品数:40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维特根斯坦:罗素眼中的“最完美天才”
- 2016年
- 在生活机器的非常规运行中,在齿轮的断齿、点蚀、磨损的困顿中,生命进出火光。在这方面,哲学——原意为爱和智慧——无疑最予人启发。与坐困书斋的学者不同,20世纪的伟大哲学家们逐渐恢复了哲学的最早面貌——不是一种学问,
- 苏航
-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天才哲学家
- 快递柜收费争议,保管成本是背后“痛点”
- 2020年
- 2020年5月,某头部快递柜企业发布“12小时内免费保管,逾期后每12小时加收0.5元”的收费标准,引发广泛争议。经过多番讨论,痛点转向“未经用户同意快递入柜,侵犯用户自主选择权”的问题。对此,多地监管部门纷纷发声,申明未经收件人允许投入快递柜属于投递不规范行为,用户可依法投诉。
- 苏航
- 关键词:自主选择权痛点收费标准收件人
- 为返还失物“付费”不是道德滑坡
- 2019年
- 2019年6月,消费者使用滴滴出行,App中有这样一则提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在征求意见。《办法》规定,乘客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如无法自行领取,可与捡到物品的司机协商送还物品的合理费用,如保管费、乘客承诺的奖励、运输费等。简单来说,乘客要承担因返还失物产生的必要费用。从舆论反映来看,滴滴平台征求意见、事先'吹风'绝非无谓之举。
- 苏航
- 让人生不被运气左右: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价值
- 2019年
- 在鲜明的时代需求面前,实践往往会成为立法的“助产士”,个人破产制度也如此。2019年10月9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已经办结全国首例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简单地说,在这起案件里,股东蔡某无须全额偿还与企业连带承担的214万元债务,而只需偿还3.2万元。欠债还钱不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地引发了舆论关注。
- 苏航
- 关键词:个人破产制度个人债务新闻发布会助产士
- 野生动物回归,法律是重要保障
- 2021年
- 从北至南,曾经因文明进步而退却的自然环境要素,正以一种颇为“醒目”的方式回归。2021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的日常生活被野生动物强势“侵入”。先是云南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数百公里,引发全民围观。又有吉林蛟河多次发生野生动物伤害牲畜事件,专家根据足迹等遗留物判定系野生东北虎所为。
- 苏航
- 关键词:野生动物文明进步
- 对网络表达应采取谨慎态度
- 2021年
- 一次当事人的“群发”投诉,让互联网创作生态再次经受检验。2021年1月,某知名导演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向多名B站UP主致函,直指后者制作上传的视频中包含人身攻击言论用词。据媒体梳理,涉事视频多围绕该导演作品及参加的综艺节目展开,部分视频中出现贬义词语。部分观点认为,UP主制作视频也属文艺创作,而促进文化发展需要保留“冒犯的空间”。
- 苏航
- 关键词:人身攻击综艺节目群发文艺创作网络表达
- 算法从未是法律
- 2020年
- 算法时代,“代码即法律”的倨傲,却在舆论聚焦之时败下阵来。2020年9月,一篇关于外卖骑手的文章持续刷屏。不少外卖买家第一次意识到,送达时仍然烫手的饭菜背后,是骑手们在平台、消费者、卖家的正和游戏中承受的负外部性:在系统、算法的驱动下,送餐时长被日益压缩;为避免差评、维持收入,不得不驾车超速、违章。
- 苏航
- 关键词:外卖负外部性差评卖家法律消费者
- 留心你的书写 善待你的读者 成就伟大判决
- 2018年
- 判决是法官的名片,是具体化了的法律。今年年初,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范围内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在首都法官队伍中营造出浓厚的立足本职、精耕主业的职业氛围。事实上,判决的制作者是法官,而使用者是当事人,让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裁判过程、裁判形式和裁判作用进行深入了解,不仅有利于树立首都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也有助于让公正司法理念深入人心。故此,本期特别策划拟围绕"怎样创造伟大判决"为主题,向读者从几个不同角度介绍解读与裁判文书相关的内容。
- 苏航
- 关键词:判决高级人民法院法官队伍裁判文书
- 战“疫”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依法治理
- 2020年
- 战"疫"吃劲的时候,经受考验的是人性,更是依法治理水平。从物资去向到疫情处置,过去一个多月围绕疫情防控发生的每起热点事件,实际上都在纠问着一个问题:在人性绷紧的时刻,法律准备好了吗?舆论期待,它听到的是回答,而不是回音。法律的答案走在了疫情前面。
- 苏航
- 关键词:疫情防控依法治理人性
- 赵志红案:一堂讲给法律人的公开课
- 2019年
- 2019年7月3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赵志红执行了死刑。随着赵志红的伏法,在过去20年里依次带给人们的疑虑、愤怒、尴尬与痛惜终于尘埃落定。这是一次'得来不易'的行刑。自1996年至2005年,赵志红因在内蒙古连续实施故意杀人等恶性犯罪,被坊间称为'杀人恶魔'。
- 苏航
- 关键词:公开课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