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仁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痤疮
  • 3篇面部
  • 3篇光动力
  • 2篇点阵激光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酮戊酸
  • 2篇皮肤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激光
  • 2篇光动力治疗
  • 2篇氨基酮戊酸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寻常痤疮
  • 1篇医生
  • 1篇医生培训
  • 1篇依赖性皮炎
  • 1篇载量

机构

  • 10篇北京市仁和医...
  • 2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秀英
  • 2篇常建民
  • 2篇钱芳
  • 2篇杨洋
  • 1篇李海燕
  • 1篇吴剑波
  • 1篇吴昊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面部皮肤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内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获得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6.67%,总的完全缓解率可达78.33%;其中对汗腺和皮脂腺癌、Paget病、Bowen病和日光性角化的总治愈率高达100%;而在治疗后大部分出现轻微的红肿、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但均在较短时间内自行康复,有小部分患者出现溃疡和灼伤症状,也能在针对性辅助治疗后痊愈;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仅为16.66%。结论氨基酮戊酸管动力疗法对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秀英
关键词: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面部皮肤癌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I~II级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0例予2%夫西地酸乳膏2次/d涂患处,另一组50例采用红霉素软膏外用,2次/d,14d为1个疗程,共观察28d。结果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46%,有效率86%,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刘秀英李海燕
关键词:寻常痤疮夫西地酸临床疗效
结核样型麻风1例
2007年
患者女,25岁。因左足踝关节处红斑3个月.于2006年7月至北京仁和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左足背碰伤.皮肤有小的伤口。其后2d双足常在污水中浸泡,1周后左踝关节处出现小的红斑,不痒不痛,呈环状,逐渐扩大。曾外用皮炎平软膏,皮损无改善。1个月后左足背感觉逐渐减退.皮肤干燥.出汗减少。患者为四川农村来京务工人员,既往体健,否认家族中有麻风患者,否认近1年有麻风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踝关节伸侧可见一15cm×8cm环状红斑.
刘秀英常建民
关键词:麻风
泛发型环状肉芽肿1例
2008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全身散发丘疹及环状斑块2月,于2006年2月就诊。患者于2月前发现背部出现淡红色皮疹,呈环形,逐渐增多至躯干和四肢。
刘秀英常建民
关键词:肉芽肿环状泛发型
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外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不作处理。CO_2点阵激光治疗结束冰袋冷敷20 min后,进行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1.52±0.38)分]、误工期[(7.60±2.80)d]、痂皮脱落时间[(6.35±1.5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2.10±0.52)分、误工期(10.50±3.45)d、痂皮脱落时间(8.25±2.15)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9.05%、持久性潮红发生率为0,感染性脓疱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4.76%、7.14%(P<0.05);两组均未发生瘢痕增生。结论 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显著,其具有不良反应低、结痂时间和误工期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钱芳刘秀英杨洋
关键词:痤疮瘢痕胶原贴敷料
用现代医学模式观点培训皮肤科医生——提高银屑病防治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1999年
吴剑波刘秀英宋俊娟田保华宋戈峰
关键词:银屑病现代医学模式皮肤科医生培训
黑光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黑光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情况和两组银屑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银屑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黑光治疗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秀英
关键词:银屑病
光动力联合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联合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北京市仁和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64例II~IV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ALA-PDT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予ALA-PDT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4次。结果 疗程结束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1.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光动力联合点阵激光较单纯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
吴昊杨洋刘秀英钱芳
关键词:痤疮光动力治疗点阵激光
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三年期间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蓝科肤宁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皮损症状评分评估受试者的皮损程度,依据疗效判定标准评估受试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皮肤表皮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表皮含水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为(4.90±0.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1±1.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表皮含水量为(32.85±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3±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可有效降低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评分、提升表皮含水量,从而提高疗效。
季刚刘秀英
关键词:强脉冲光清热解毒方激素依赖性皮炎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病灶HPVDNA载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病灶局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DNA载量的变化。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尖锐湿疣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电离子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V 6/11型DNA载量、病毒转阴、近期疗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病毒载量为(0.2±0.6)×106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2)×106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V DNA阴转率为89.7%,对照组为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患者病灶局部HPV病毒载量,其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传统治疗方法低。
刘秀英
关键词:尖锐湿疣5-氨基酮戊酸光化学疗法人乳头状瘤病毒DNA载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