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腰椎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老年
  • 4篇骨折
  • 3篇血栓
  • 3篇压缩骨折
  • 3篇椎体
  • 3篇膝关节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关节
  • 2篇弹力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手术
  • 2篇腰椎手术患者
  • 2篇针灸

机构

  • 16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王慧明
  • 11篇王庆雷
  • 11篇马建华
  • 9篇杨兆义
  • 6篇张伟
  • 4篇卓春萍
  • 3篇金红举
  • 1篇张兆杰
  • 1篇高茂龙
  • 1篇高亚南
  • 1篇黄勇军
  • 1篇陈雪丽
  • 1篇方志远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信息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底动静脉泵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取术后应用常规DVT预防措施的51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术后应用足底动静脉泵预防DVT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双下肢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7.65%(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DP、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下肢左股静脉、右股静脉、左腘静脉、右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均快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动静脉泵能够通过加快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轻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预防效果,可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王慧明金洪举黄勇军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功能
针灸辅助抑酸剂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针灸在辅助常规方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老年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RE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针灸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西医疗效评估结果与中医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36)。治疗后,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4,P<0.05)。结论针灸在老年RE患者治疗中,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卓春萍王慧明高亚南陈雪丽高茂龙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抑酸剂针灸治疗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椎板间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及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非手术治疗来控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仅仅改变了其中的15%到40%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来取得良好疗效[1,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以来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共156例,进行了病变椎板间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杨兆义王庆雷马建华王慧明张伟
关键词:椎板间开窗全椎板减压椎管狭窄扩大术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螺钉系统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除了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VAS评分、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王慧明卓春萍王庆雷马建华金洪举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传统手术疗效对比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术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术在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患者79例,按照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术,观察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手术前后髌股关节功能(Kujala)评分、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76.92%(3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Kujal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为17.95%(7/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术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有助于改善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患者髌股关节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缓解其术后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杨兆义王庆雷马建华王慧明毕靓
关键词:髌股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VAS评分膝关节功能
老年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动态血栓弹力图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腰椎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的变化,为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腰椎手术患者30例为研...
马建华王庆雷杨兆义张伟王慧明金红举
关键词:腰椎手术血栓弹力图
腰痛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
2024年
腰痛,作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往往让人首先联想到腰椎间盘突出。然而,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并非简单的等号关系。腰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脊柱疾病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腰痛的原因、症状表现以及诊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腰痛这一现象。引发腰痛原因多腰痛病因复杂,可能是局部的骨骼、肌肉、椎间盘、软组织病变所致。
王慧明
关键词:软组织病变脊柱疾病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病椎间盘诊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改良椎体成形术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经皮椎体成形(PVP)基础上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s)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杨兆义王庆雷马建华王慧明张伟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经皮椎体成形中老年性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续断-女贞子”药对通过铁死亡途径治疗失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续断-女贞子”药对通过铁死亡途径治疗失用性骨质疏松(DOP)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并筛选续断、女贞子的关键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检索DOP相关芯片,分析得到关键差异基因。通过相关在线数据库检索DOP主要作用靶点,与关键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DOP靶点。通过相关在线数据库检索铁死亡主要作用靶点。将DOP靶点、铁死亡靶点、“续断-女贞子”药对靶点取交集,得到“续断-女贞子”药对通过铁死亡途径治疗DOP的作用靶点。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数据平台(String)平台及Cytoscape 3.10.2软件挖掘关键基因及功能模块。利用相关在线数据库寻找疾病相关微RNA(miRNA/miR),构建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基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骨质疏松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预测“续断-女贞子”药对具体作用机制。最终将“续断-女贞子”药对关键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续断-女贞子”药对在铁死亡途径治疗DOP的关键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槲皮素、葳岩仙皂苷A、日本碱,重要靶点为MY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IL-1B、雌激素受体1、白蛋白、核因子κB亚基1(NFK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端粒酶逆转录酶。“续断-女贞子”药对在铁死亡途径治疗DOP的miRNA-mRNA调控网络为hsa-miR-9-5p-NFKB1,主要作用于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C型凝集素受体、IL-17信号通路,最终作用于破骨细胞、骨祖细胞及骨细胞。IL-1B或可成为判断“续断-女贞子”药对在铁死亡途径治疗DOP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结论“续断-女贞子”药对通过铁死亡途径治疗DOP具有成分众多、靶点繁多、通路复杂的作用特点,miRNA-mRNA调控网络丰富了DOP铁死亡相关分子病理学联系的认识
李远志黄江海迟敬轩李志文方志远王慧明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续断女贞子
疏肝调经针灸方案联合耳穴埋豆对围绝经期失眠及焦虑抑郁状态研究被引量:21
2023年
目的分析疏肝调经针灸方案联合耳穴埋豆对围绝经期失眠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诊治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疏肝调经针灸+耳穴埋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E2水平增高、LH和FSH水平降低,其中观察组3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常规西医基础上实施疏肝调经针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有助于调节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失眠及焦虑抑郁状态。
卓春萍王慧明陈雪丽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焦虑抑郁耳穴埋豆性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