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普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4篇股骨
  • 3篇股骨粗隆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股骨粗隆间骨...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3篇粗隆间骨折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固定术
  • 1篇折手
  • 1篇置换术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5篇保定市骨科医...
  • 2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张普
  • 3篇高军辉
  • 3篇高磊
  • 2篇张金金
  • 2篇张昊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于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小于B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1年后,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76.1%(35/46),B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3%(42/46),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的方法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均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为了增强疗效、减少患者痛苦以及术后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具体身体情况而选择适时、合理的治疗方法。
张昊张金金张普鲁会亮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国产Gamma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Gamma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国产Gamma钉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接受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所选内固定材料不同分为Gamma组和InterTan组,每组50例。Gamma组采用国产Gamma钉治疗,InterTan组采用进口InterTan钉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Gamma组手术时间较InterTan组显著缩短(P=0.000),2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组治疗优良率与Inter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比88%,P>0.05)。结论国产Gamma钉和InterTan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如无特殊治疗要求,宜采用Gamma钉治疗,以降低患者医疗成本。
高磊高军辉鲁会亮张普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材料GAMMA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的翻修方法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原因和翻修方法,并分析翻修效果。方法选择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在随访中证实内固定失败的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钢丝固定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钛缆钢板系统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钢丝固定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钛缆钢板系统2例。结果本组内固定失败原因为:螺旋刀片中心性切出6例,螺旋刀片松动并退出4例,螺旋刀片松动退出并髋内翻2例,螺旋刀片头颈切出2例,主钉断裂1例。经翻修术后,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4±2.6)个月。术后12个月行Harris评分,得分72~95分,平均(84.1±8.4)分,其中优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0.0%。结论 PFNA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较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行针对性翻修术,可以改善内固定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高磊高军辉鲁会亮张普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以6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Harri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病历资料和随访情况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疗效评定:优35例(58.33%),良17例(28.33%),可5例(8.33%),差3例(5.00%).优良率为86.67%.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其中:内固定松动6例(10.00%),髋内翻3例(5.00%),异位骨化1例(1.67%),骨折复位不良1例(1.67%).结论: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术后并发症发生.要严格操作,同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症.
高磊高军辉鲁会亮张普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并发症
不同固定方法对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6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5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在术后随访中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B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两组患者进行Maryland足功能评分,B组患者Maryland评分明显大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各有优、缺点,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张昊张金金张普鲁会亮
关键词:跟骨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