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占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奥沙利铂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蛋白
  • 1篇滴丸
  • 1篇毒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患者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凝血

机构

  • 4篇内蒙古包钢医...

作者

  • 4篇孙占军
  • 1篇杨夏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例口服华法林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用量调整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华法林是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应用中医生通常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本文详细记录1例华法林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用药调整过程。在此事例中,药师结合患者INR值的变化为华法林剂量调整提出合理方案,使INR值维持在要求范围。通过此事例证明从华法林用药方案的制定到调配方法的选择,药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孙占军裴萍赵桂柱
关键词:华法林下肢静脉血栓
白藜芦醇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联合奥沙利铂(Oxa)对人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Res组、Oxa组、联合组及对照组,分别以100μmoL/L Res、2μmoL/LOxa、100μmoL/L Res+2μmoL/LOxa、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各组分别处理24、36、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能力;Wound Healing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48 h时,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41±6.25)%、(36.11±8.47)%、(83.61±12.72)%;干预48 h时,对照组、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率分别(97.14±2.81)%、(81.23±4.52)%、(69.84±3.97)%、(37.11±3.58)%;迁移率分别为(68.57±4.02)%、(46.11±3.13)%、(31.25±2.86)%、(18.79±2.21)%;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0.14、0.52±0.08、0.31±0.04、0.13±0.02。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比较,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率、迁移率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Res组与Ox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与Oxa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可更有效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有关。
赵桂柱孙占军温志鹏
关键词:结肠癌白藜芦醇奥沙利铂波形蛋白
3例注射用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析及应对建议被引量:1
2021年
奥沙利铂为铂类衍生物,属第三代铂类广谱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术后辅助化疗或转移后一线化疗,疗效确切。但由于奥沙利铂毒性大且使用周期长,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频发,如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会造成不良后果。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中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分析3例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病历,寻找引起患者出现神经毒性的因素,为减少神经毒性发生提出建议。通过此次案例分析证明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工作,预防化疗药物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裴萍孙占军
关键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脑钠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脑钠肽(BN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n=78),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同时加服复方丹参滴丸,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浆BNP及血脂水平,比较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血清血脂指标中的TG、T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中,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降低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浆BNP水平,调节患者血脂代谢,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赵桂柱张冬梅孙占军杨夏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复方丹参滴丸炎性因子脑钠肽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