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斌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风洞
  • 5篇天平
  • 5篇校准
  • 4篇应变天平
  • 3篇有限元
  • 3篇校准系统
  • 3篇跨声速
  • 3篇跨声速风洞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天平校准
  • 2篇自动加载
  • 2篇膜片式
  • 2篇雷诺数
  • 2篇加载
  • 2篇滚转
  • 2篇滚转力矩
  • 2篇风洞试验
  • 2篇复合式结构
  • 1篇大展弦比
  • 1篇大展弦比机翼

机构

  • 13篇中国空气动力...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6篇谢斌
  • 3篇王树民
  • 3篇刘伟
  • 3篇苗磊
  • 3篇马涛
  • 3篇王超
  • 2篇赵忠良
  • 2篇米鹏
  • 2篇田正波
  • 2篇向光伟
  • 2篇杨家军
  • 2篇杨洪胜
  • 2篇贾巍
  • 2篇史玉杰
  • 1篇张悦
  • 1篇刘大伟
  • 1篇潘华烨
  • 1篇陈明祥
  • 1篇彭超
  • 1篇彭鑫

传媒

  • 6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微处理机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应变天平校准系统自动加载装置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风洞应变天平是风洞测力实验中最关键测量装置。为实现风洞应变天平校准系统的砝码自动加载,通过分析对比现有砝码自动加载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应变天平校准系统特点,设计并研制采用膜片式夹紧气缸作为砝码升降机构执行元件的砝码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性能稳定等优点。
田正波杨家军谢斌史玉杰
马氏体时效钢18Ni(250)超细晶化锻造工艺
2025年
本研究针对深低温环境中的特定应用需求,优化了18Ni(250)马氏体时效钢的超细晶化锻造工艺,旨在提升该材料在深低温条件下的塑韧性。通过热变形方法,分析了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变形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观察热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并建立了材料流变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区域,即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的范围。研究表明,当变形温度高于1050℃,且变形量为30%时,材料出现奥氏体晶粒再结晶现象,当变形温度为1150℃时,晶粒组织趋向细化。根据变形温度在850~1150℃,应变速率在0.01~10 s^(-1)的热变形方程和热加工图,得到了材料理想的热加工工艺区,即变形温度为1050~1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
谢斌王超徐志伟廖晓林
关键词:热变形再结晶晶粒细化本构方程
银纳米线柔性加热器在个人热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个人热管理(PTM)技术通过调控人体表面的热学微环境,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维持人体热舒适,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于银纳米线(Ag NW)的柔性薄膜加热器件具有加热效率高、柔性可拉伸性强、佩戴舒适等优点,在PTM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Ag NW柔性薄膜加热器在PTM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从Ag NW合成、成膜、后处理与封装4个方面,对Ag NW柔性薄膜加热器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全面总结;采用方块电阻和品质因子等参数定量分析了电热性能和透明度等关键指标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Ag NW薄膜加热器与电磁屏蔽、运动感应、NO_(2)检测等应用的集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晨圆陈明祥谢斌
关键词:电热性能
新型应变天平校准系统自动加载装置研究
风洞应变天平是风洞测力实验中最关键测量装置。为实现风洞应变天平校准系统的砝码自动加载,通过分析对比现有砝码自动加载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应变天平校准系统特点,设计并研制采用膜片式夹紧气缸作为砝码升降机构执行元件的砝码加载装置...
田正波杨家军谢斌史玉杰
基于二维密度法的电—热耦合拓扑优化分析
2024年
本文研究了基于SIMP密度法的电-热耦合拓扑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了SIMP密度模型,分析了电热耦合系统中的物理关系和优化目标。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重点考虑了材料的导热系数、电导率、对流换热系数等关键参数,并引入了自适应过滤半径的概念。研究表明,密度模型的选择、焦耳热的产生与分布以及目标函数的设定对优化结果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不同过滤半径(0.2mm、0.4mm和0.8mm)优化后的结构,分析了各参数对温度分布和结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过滤半径选择可以有效改善结构性能,降低温度标准差。本研究为电-热耦合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徐妍彦谢斌陈明祥
关键词:温度分布方差分析
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被引量:5
2022年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包含温度、力、力矩参数的天平公式,最后利用验证载荷检验天平公式的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温度及力/力矩载荷作用下,天平各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优于0.3%;天平公式能准确表征天平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能够用于评定及修正温度对天平测量的影响。
苗磊马涛徐志伟谢斌周米文
关键词:热力耦合校准
高精度低温天平研制与应用
为解决先进飞行器飞行雷诺数下气动特性准确预测问题,准确测量模型气动力是低温风洞的关键试验技术之一。针对低温风洞宽温域长时段可靠测力试验需求,在广泛调研国外低温天平研制技术的基础上,紧盯国产大飞机高雷诺数试验应用急需,研制...
向光伟谢斌刘大伟彭鑫徐志伟邹满玲杨瑷玮
关键词:低温风洞
带气浮轴承的小滚转力矩气动天平的研制被引量:7
2002年
为测量滚转力矩为g·cm量级的小不对称烧蚀弹头的滚转力矩系数 ,采用了以气浮轴承支撑模型 ,用天平来测量模型上的滚转力矩的测量方法。天平的设计载荷为 0 0 2N·m。试验表明 :所研制的气浮天平既具有常规天平经济、直观的优点 ,同时又具有比常规小滚转力矩天平高一个量级的测量精度 ,能用于 1 0 - 6级测量。
王树民谢斌刘伟
关键词:应变天平风洞试验气浮轴承弹头
2.4m跨声速风洞推力矢量试验测力系统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推力矢量控制(TVC)技术能实现飞行器过失速机动飞行,使飞行器突破失速障、增强机敏性,在改善起降性能、巡航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2.4m跨声速风洞推力矢量试验中,采用3台六分量应变天平和2个独立的空气桥系统来实现飞机模型气动力和2个尾喷管转向喷流推进特性同时分别测量。推力矢量试验模型扁平外形使测力系统的布局及结构设计受到较大限制,狭小的模型内部需布置3台六分量天平、2套独立的空气桥系统及管路、支撑系统、压力测量系统等,采用传统方式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设计,更无法完成高压条件下空气桥系统与测力天平的匹配设计。在测力系统的研制中,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理念和刚度匹配设计方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各部件的布局及结构优化等问题。天平校准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证明测力系统满足推力矢量试验需求。
苗磊谢斌李建强李耀华黄存栋贾巍马涛
关键词:推力矢量风洞天平有限元校准
复合式结构微量滚转力矩六分量天平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5年
微量滚转力矩测力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风洞试验。相对于常规测力试验,微量滚转力矩测力试验的滚转力矩载荷小,量值在0.5N·m以下,同时滚转力矩载荷与其它的气动载荷量值相差较大,采用应变天平测量微量滚转力矩,很难实现六分量天平结构设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六分量微量滚转力矩天平的研究工作,通过优化天平结构,在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式六分量天平结构设计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六分量微量滚转力矩天平结构设计,而且其滚转力矩系数mx0的测量误差Δmx0<1.1×10-6。本文主要介绍了复合式六分量微量滚转力矩天平研究的关键技术及主要技术措施,并给出了天平分析计算、静态校准和试验测量结果。
王玉花刘伟谢斌张悦
关键词:天平复合式结构风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