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19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大蒜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白皮蒜和紫皮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各时期2个大蒜品种均促进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间接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大蒜根际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周转与循环,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结论]该研究为大蒜作为一种良好的前茬作物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周艳丽 王艳 李金英 薛艳杰关键词:大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番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6 2013年 以"粉艳红"和"日本硬星"2个不同类型的番茄品种叶片为试材,分别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测定2个品种番茄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分析其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表明:2种番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就SPAD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而言,"粉艳红"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005x1.9829(r=0.902**),"日本硬星"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204x+0.059(r=0.669**);就SPAD值与叶绿素b的相关性而言,"粉艳红"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883e0.0403(r=0.758**),"日本硬星"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2738e0.0144x(r=0.635**);就SPAD值与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而言,"粉艳红"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2202e0.0414x(r=0.870**),"日本硬星"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279x+0.2453(r=0.720**)。 王薇 宋廷宇 王艳 董晓涛 柴晶 薛英关键词:番茄叶片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2 2011年 以苍山白蒜和蔡家坡紫蒜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收集根系分泌物,研究了2个大蒜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对莴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及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2个大蒜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对莴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低浓度(0.1、0.2g·mL-1)促进、高浓度(0.4、0.6g·mL-1)抑制,高浓度时蔡家坡紫蒜的抑制作用大于苍山白蒜;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其中黄瓜枯萎病菌较敏感,且蔡家坡紫蒜的抑制作用大于苍山白蒜. 周艳丽 王艳 李金英 薛艳杰关键词:大蒜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氮素营养对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08年 主要研究了0、80、240、400kg/hm2氮素营养水平下,不同品种黄瓜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片及果实中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高;在240 kg/hm2的氮营养水平下,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达最大值,产量最高。津青10和吉利十四在不同氮营养条件下的响应基本一致。 张艳玲 宋述尧 王艳 陈姗姗关键词:氮营养 黄瓜 高压脉冲电场对番茄陈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对番茄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可以促进番茄陈种子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尤其以发芽势的提高最为显著。通过对试验资料的正交设计方差分析,可以得出对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种子干湿情况,其次是场强,影响最小的因素是作用时间;当电场强度是8kv/cm,作用时间是180s,作用种子为湿种子,高压脉冲电场对种子的作用效果最好。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的陈种子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明显高于对照种子。 迟燕平 殷涌光 李婷婷 王艳关键词:高压脉冲电场 萌发 酶活性 东北扁豆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明确东北地区扁豆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筛选主要风味物质,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东北扁豆果荚热加工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未经热加工的东北扁豆青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种,其中醛类10种、醇类6种、酮类及酯类各8种、烃类3种、羧酸类及杂环类各2种、酚类1种;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壬醇(相对含量为27.46%)、青叶醛(21.75%)、己醛(8.04%)、2,5,5-三甲基-2-环己烯酮(4.89%)、反-2-壬烯醛(4.14%)等。从热加工后的东北扁豆熟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5种,其中醛类及酮类各4种、醇类和烃类各5种、酯类6种、杂环类1种;2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辛烯-3-醇(29.90%)、2,5,5-三甲基-2-环己烯酮(13.59%)、叶绿醇(10.94%)、9-二十炔(7.22%)及茶香螺烷(6.04%)等。东北扁豆经热加工后,其挥发性成分消失25种、新增10种,同时1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1种化合物相对含量降低。1-壬醇、青叶醛及己醛是东北扁豆青荚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与反-2-,顺-6-壬二烯醛、反-2-壬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醇、己酸己酯、2,3-辛二酮、丁香酚、(反,反)-2,4-庚二烯醛、肉豆蔻醛及2-正戊基呋喃等物质共同作用形成扁豆青豆荚的特殊气味。1-辛烯-3-醇是东北扁豆熟荚主要风味物质,其与茶香螺烷、风信子醛、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石竹烯、癸醛、β-环柠檬醛及香叶基丙酮等共同作用形成扁豆熟荚的特异香气。【结论】东北扁豆的主要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热加工后扁豆豆荚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王艳 张越 陈姗姗 赵春波 赵靖 宋述尧关键词:扁豆 挥发性物质 17个茄子品种(系)芦丁含量及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9 2002年 测定了17个品种(系)茄子芦丁的含量,分析了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不同茄子品种(系)问芦丁含量差异显著,杂种一代具超亲优势。茄子叶片中芦丁含量高于果实,果实中商品成熟期茄子芦丁含量高于瞪眼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0.01)。其中“苏州94-2-95-1-0-99-1”商品果芦丁含量最高为57.08mg/g,“紫水”最低为18.43mg/g。此外,茄子商品果芦丁含量与叶型指教呈显著负相关,r=-0.510 0。 韩玉珠 栗长兰 王艳 付立艳关键词:茄子 芦丁 杂种优势 食荚菜豆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明确食荚菜豆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阐明氨基酸组成对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食荚菜豆品种。【方法】以9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对商品成熟期果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各品种的营养品质及风味品质。【结果】食荚菜豆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总量为5.90~20.99mg/g,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5.12%~19.95%和13.52%~17.20%,为食荚菜豆的主要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76%~42.26%;异亮氨酸的氨基酸比值系数(RC)为0.43~0.53,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的RC为0.42~0.85,是食荚菜豆的限制性氨基酸,其余必需氨基酸的RC均为1左右;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阈值比(RCT)较高,分别为29.98~135.08和17.77~67.72,半胱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及丙氨酸的RCT也均大于1。氨基酸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及半胱氨酸对食荚菜豆风味品质形成具有一定贡献,扁条及宽刀型品种江东宽、九月青、口挤豆、白云峰的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而圆棍型品种供给者、泰国架豆的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结论】食荚菜豆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接近WHO/FAO推荐模式。 王艳 张越 陈姗姗 张雪梅 宋述尧关键词:氨基酸 Dynamic Study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of Allium sativum L. 2010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two cultivars of Allium sativum L.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Method]By using white garlic and purple garlic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microbial population,and the activities of urease,acid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 in their rhizosphere soil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measured.[Result]The root exudates of the two garlic cultivars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bacteria,fungi and actinomycetes,and indirectly increase the urease,acid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thereby improving the turnover and circulation of the soil nutrition elements such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and providing a better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later crop.[Conclusion]The study had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cological research on garlic used as a preceding crop. 周艳丽 王艳 李金英 薛艳杰不同光照条件对大花萱草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对黄色、金黄色和红色3个品系大花萱草进行不同的光照处理,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3种大花萱草叶片上、下表皮的厚度影响均不显著,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大小及叶主脉导管直径在不同处理下不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密度的排序为T1>T2>T3,净光合速率可能与气孔密度呈正相关,气孔指数随光强的减弱而降低。大花萱草叶片解剖结构受不同光照条件的影响较小。 陈丽飞 江鹏道 王艳 刘洪章关键词:大花萱草 光照条件 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