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2篇妊娠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少年
  • 1篇释放激素
  • 1篇释放激素激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群体
  • 1篇全子宫
  • 1篇全子宫切除
  • 1篇全子宫切除术
  • 1篇炔诺酮

机构

  • 5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王亚宁
  • 4篇陈琼
  • 2篇何莎
  • 2篇刘灵霞
  • 1篇游艳琴
  • 1篇李雪峰
  • 1篇李萍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子宫腺肌病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该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最初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以根治性治疗为主,如子宫切除术,但随着子宫腺肌病发病群体的年轻化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生殖器官的要求也逐渐增多,近年来,在该病的保守性治疗方面取得一些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王亚宁陈琼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对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5例有引产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110例为研究组,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的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阴道分娩率。结果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率为80%(88/110例),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58%(55/9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作用明显,Bishop评分提高4分,增加了阴道分娩率,是一种有效的促宫颈成熟方法 。
陈琼王亚宁游艳琴
关键词:晚期妊娠宫颈成熟地诺前列酮
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在临床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防感染措施。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补充治疗间隔等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样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何莎刘灵霞王亚宁吴菲远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因子宫肌瘤在该院手术治疗的绝经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子宫肌瘤切除术组(A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女性激素3项[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检测,并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对性生活进行评估。结果A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激素3项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激素3项检测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FSFI量表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FI量表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中子宫肌瘤切除在保护卵巢功能及提高性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张瑜李萍刘灵霞王亚宁陈琼李雪峰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卵巢功能
某院人工流产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现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某院青少年群体人工流产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1 182例临床资料,总结该人群中青少年年龄、学生、避孕、妊娠次数、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分布特点。结果 15~〈20岁年龄段构成比呈增长趋势,2011、2012年该年龄段构成比与201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5岁年龄段是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超过总人群的30.00%,但无明显增长趋势。15~〈20岁群体以学生为主[77.46%(134/173)],该群体对避孕知识明显缺乏[12.14%(21/173)],多为首次妊娠[89.60%(155/173)],该群体4.60%(8/173)存在事实婚姻。20~〈25岁群体学生比例明显降低[21.60%(89/412)],该群体了解避孕措施者不及半数[36.17%(149/412)],半数以上妊娠次数超过1次[55.58%(229/412)],已婚者仅约33.01%(136/412)。2个年龄学生、采取避孕措施、首次妊娠、已婚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及咨询应作为一项计划生育门诊的重要工作。
何莎陈琼王亚宁
关键词:流产青少年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